本报讯(通讯员院玉顺 杨金平)为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打通农村“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今年,下花园区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经济节约、维护简便、质量可靠的机制模式,确保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粪污清掏机制,确保工作运行制度化。该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优质第三方企业,成立运营维护公司,负责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厕具维护、粪污清运、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工作;对改厕后的厕所进行统一管理,对改厕农户粪便采用定期统一收集、统一运输,形成转运有车辆、服务有人员、联系有方式的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现象。
实施集中无害化处理,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该区对居住比较集中、实行单坑式卫生厕所改造的村庄,统一建立区域性厕所粪污集中处理站,根据人口规模和实际产生粪污量,建立适当容积的大型化粪池、储存罐等集中处理设施,将厕所粪污定期清掏、统一运送至处理站,实现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11座粪污处理站。同时,该区加强对厕所粪污处理利用的监督管理,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资金、有督查的长效管护机制。
加强宣传引导,让群众做好厕所粪污防疫处置。该区大力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卫生如厕习惯,建立健全如厕环境卫生制度;加强粪污农业利用的卫生风险和环境风险管控,通过严格无害化操作规程和定期消毒处理,确保粪污中病原体彻底杀灭,严防对农产品和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