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亚红
张北县有个村叫玉狗梁,常年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一群老太太们的幸福日子就是练瑜伽。
“我们现在都不怎么生病,身体好,精神更好……”村民张喜英高兴地说,“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啥是瑜伽,更不相信学瑜伽能脱贫,说句话不怕你笑话,我就是个赖学生,根本就不想好好学,要不是卢书记,我们现在还过着穷日子。”
张喜英口中的卢书记叫卢文震,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驻玉狗梁村第一书记。
2016年春节刚过,卢文震第一次来到玉狗梁。玉狗梁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卢文震清楚地记着,他来到玉狗梁村时,当时村里户籍人口193户457人,其中254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的是110多位老人,“因病致贫”占总贫困人口60%以上。
“找项目,全是老人谁来干?村里的情况就是这样,老年人居多,我们选来选去,找不到脱贫的路子。”卢文震一时想不出好的法子,就想着先入户摸清楚每家的情况。
“去老乡家一进屋就上炕,他们都会‘双盘’。我突然就想到,这个动作和城市人练的瑜伽动作一样,能不能把大家组织起来练瑜伽,身体锻炼好了也行。”带领大家练习瑜伽来强身健体,同时希望将来能打响品牌,实现招商引资、脱贫致富的目标……当卢文震满心欢喜地把这个想法说给乡亲们听时,没想到又被浇了个“透心凉”。
“没有一个人响应,大家谁都不相信练瑜伽能脱贫。可当时又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想法,后来我就说谁来给谁发手套、瑜伽垫。”卢文震就用这招先把人凑了起来。
之后,卢文震把乡亲们练习瑜伽的短视频发到了微信公众号里。时间长了,玉狗梁老人们练瑜伽的事就传开了。
2017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打来电话,鼓励卢文震坚持下去,并邮寄来教材,还在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的官方平台赞誉玉狗梁为“中国瑜伽第一村”。
练瑜伽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大变化,“2019年1月28日,种藜麦经济效益高,再加上每亩地有200块钱的补助,我妻子一个人的收入就能过万元;2017年3月3日,我们村老年瑜伽健身团第一次去省城表演,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在王战山的20多本日记里,玉狗梁村过去几年的变化清清楚楚。
2019年2月,玉狗梁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整村脱贫目标,人均纯收入达到12335元。如今,村里建起了藜麦加工厂,已经开始试生产,待到正式投产后,还能提供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