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鑫,男,1993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邯郸市政协委员、河北普阳钢铁集团董事长、柏林西街党支部书记、邯郸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发起人。曾荣获“中国制造业十大领军人物”“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河北省诚信企业建设优秀工作者”“河北好人”“河北省优秀团干部”“邯郸市五四青年奖章”“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称号。
郭龙鑫在河北普阳钢铁集团党委的培养引导下,满怀“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要有新作为”的热血赤诚,立足钢铁主业,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践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爱岗敬业,热心公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工作,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艰险面前,带领普阳青年冲在最前面,继承钢铁意志,发扬五四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勇做高质量发展奋进者
作为普阳最年轻的高管,郭龙鑫深感重任在肩。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专长,密切关注钢铁市场发展大环境,深刻研究分析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充分考虑铁矿石垄断、环保压力增加、利润空间缩减等问题对行业产生的影响,紧盯压缩产能与产品转型升级的矛盾,以放眼国际的眼界高度与先人一步的敏锐洞察,牢牢抓住国家“六保六稳”的政策红利,借助智能制造、互联网+、物联网+等平台优势,瞄准“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这一中心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全面管理,依靠“科技和人才”,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精品战略,做好全流程服务,确保了近年来普阳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稳定向好。
勇当抗击疫情逆行者
自疫情暴发以来,郭龙鑫一直都在为抗疫工作作贡献。2020年年初,在普阳党委的领导下,他组织普阳党员志愿服务队、普阳职工志愿服务队和普阳民兵连志愿服务队,采取厂区封闭式管控、在岗分餐、生产办公区域定时消毒、发放防护用品、严格监测体温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公司稳定有序生产。同时,为更大程度地承担社会责任,展现普阳担当,他率先发起全员捐款倡议,普阳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踊跃捐款,合计募集善款3736.25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其中,通过武安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向中国光彩基金会捐献人民币3136.25万元(含员工捐款136.25万元),定向用于武汉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甘为家乡脱贫开拓者
郭龙鑫的家乡地处太行山区,他通过企业带动就业,安排下岗职工及未分配大中专毕业生900余名,安置退役军人500余名,解决了武安以西、涉县以东贫困山区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惠及家庭人口4万多人。从2006年起,为了让乡亲们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年一变样,郭龙鑫倡导不论企业经济效益如何,每年涨10%工资。以2020年为例,人均年收入超15万元。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现在遍地都是“万元户”(人均月收入超万元的家庭)。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郭龙鑫不仅具备开拓创新的冲劲干劲,更拥有一副关心关爱贫困弱小的热心肠。当得知武安24个乡镇120名孤儿及留守儿童上学困难、缺书少本,日常生活无依靠保障,郭龙鑫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捐赠书包、纸笔等上学用品,并挨家挨户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看着孩子们眼中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望,郭龙鑫觉得自己应该为那些寒门学子提供更多的帮助。令人鼓舞的是,普阳捐资8亿元建设的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20年10月正式招生,为山区孩子们实现梦想提供了更多可能。
甘为革命老区奉献者
近年来,在郭龙鑫的感召引导下,普阳在支持全镇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医疗保险救助、捐资助教、集中供暖、三边整治、植树造林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18年规模企业对口帮扶乡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安排公益岗位112个,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11名,危房改造19户,捐资1000万元设立“恩元扶贫基金”;资助贫困学生200多名,奖励优秀教师1000多名,建设修缮教学楼10余栋,建设武安市第一所综合大学,每年扶贫300多万元为相对贫困村民补助医疗保险;2020年7月,结合武安市第一时间成立“社会扶贫救助基金会”,后又注资500万元成立“河北省中普慈善基金会”,为巩固家乡脱贫成果兜底。2021年8月,向河北邯郸、河南郑州抗洪救灾捐款3000万元。近年来,普阳通过就业、教育、医疗、产业、公益、基金等精准扶贫方式,捐助资金近20亿元,这一系列的慈行善举中,都活跃着郭龙鑫的身影。凭着对老区群众的一腔热爱,郭龙鑫身为新时代新青年,甘做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奉献者。(孙兴兴 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