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双向师徒“1+1”机制助推乡村医疗事业发展

为实施新时代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多年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专业特色,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大局,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医护人才为落脚点,特别加大乡村医护人才的培养,把医护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开展了乡村医生全日制脱产定向培养,建立了双向师徒“1+1”育人机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强化实践育人,助推乡村医疗事业发展。

结合基层实际,创新培养途径,凝心聚力服务大众健康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针对农村医疗服务现状,不断创新培养路径,建立互帮共进的双向师徒“1+1”实践育人机制,即以乡医全日制定向学生为师傅,高招医护学生为徒弟,分批一对一、一对一结对子,到基层原乡医的工作岗位进行医护实际操作锻炼,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和频率。同时,乡医全日制定向学生在校理论培训两年期间,以高招生医护生为师傅,乡医学生为徒弟结成一对一,一对N学习理论知识帮扶小队,为乡医全日制定向生补充医学理论知识。利用假期,将结对学生分布在基层乡镇村医疗临床岗位,重点进行实操,使乡医全日制定向生与高招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有效补充了基层医疗人员,充实基层医疗队伍,形成乡村医生职业化与医护学生技能化的双向师徒“1+1”实践育人品牌。该校从承德基层医疗现状实际出发,强化重点项目和急需人才的培养,依托承德市政府“雨润计划”项目,使政府、卫生行业、医疗单位和学校“四方聚力”,形成育人路径、行动机制、实践平台、协同构建的“四维格局”,凝心聚力服务乡村群众。

该校与卫生行业部门紧密合作,依托基层乡镇村医护岗位进行实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乡村医生德育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美育教育,提升品德素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医术,涵养品德,通过创新载体,构建了体现医护师徒传承、时代特征浓郁和学校特色突出的实践育人环境。

双向师徒“1+1”实践育人理念,将“教学链”“实践链”落实在《乡医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医护实践育人方案》中。“教学链”即在课程结构设置中,落实“大思政育人”理念,制定了提高乡医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同步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选修与必修课、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三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践链”即构建专业学习、思政培养、实践练习、顶岗值班、实习见习等“五大实践育人体系”,一体化育人实践,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实践育人实效显著提升。

坚持双向育人特色,不断创新发展,展现新时代育人实效

该校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同向育人,坚持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结合。并将人才培养标准与村镇需求相结合,主动对接医疗单位,主动寻求学校与企业产教深度融合的最佳契合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订单培养、校企共建,新发展了30多家合作用人单位联合共建,受益学生1.2万余名,校企融合质量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近几年来,该校学生在实践中技能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实践服务中获医护志愿奖30余人;获省级以上技能表彰奖励50余项;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省、市级优秀团队7个。近两年来,在河北省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其他奖项20余项。

双向“1+1”实践育人机制优化了医护人才培养环境,提高落实医护培养目标,近五年来,该校先后荣获省、市两级精神文明单位;荣获河北省“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为乡村医疗事业发展培养了实用型人才,推动乡村医疗事业发展。(郝秀喜 陈荟洁 陶淑霞)

2022-09-14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3051.html 1 双向师徒“1+1”机制助推乡村医疗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