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俐验)日前,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喜迎二十大 邢台新跨越”主题新闻发布会,临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临西县扎实推进“六个临西”建设,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
据介绍,临西县是“运河文化”的兴盛之地、“玉兰精神”的发祥之地,“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享誉全国,滋养了临西人民勇于开拓、刚毅守信的精神特质。同时,临西县还是“轴承产业”的聚集之地、“华北动脉”的枢纽之地。近年来,该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简化审批流程、推进区域合作、健全帮扶体系、完善投资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做法,成为“投资兴业”高地。
强支柱、增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临西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6%;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7.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9∶30∶51。累计实施了省级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达230.5亿元;市级重点项目94个,总投资达317.82亿元。
聚要素、释潜能。临西县累计招引项目267个,投资总额达778.33亿元。首创“营商专员”“帮服专员”制度,“证照分离”实现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全县市场主体达到37341家,是2012年的6倍。累计取消审批事项48项,取消证明事项187项、证明材料240项,赋予乡镇审批权限131项。整合7家国企资源组建了正和城投公司,赋予运营、服务、建设、融资等四重身份,服务县域发展,今年实施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4.27亿元。
引人才、激活力。该县同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实现多领域对接,与河北经贸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成功建设三级人才智库、人才培训基地、校县合作成果转化中心,“转轴提速”项目入选省人才强冀工程;聘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何加群为轴承产业“首席专家”,引进院士工作站2家;创新成立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省轴研院被中科协认定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品牌蔬菜临西工作站顺利建设,“找轴网”入选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类试点项目,农特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闲来先得”填补全市空白。
夯基础、提品质。该县县城建成区扩展到1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77个百分点,达到43.65%。新改建县级以上公路110.1公里,新改建乡村公路301公里。新增公园、游园12个,城区绿化面积达到420.68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个、老旧小区改造5个、拆违拆迁100多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天然气管网、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发展了生猪养殖、玉露香梨、食用菌等一批特色产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家。全县村庄全部实现公共照明,累计改造农村厕所4万座,220个村实现生活污水管控,“快递进村”通达率100%。
抓攻坚、优环境。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2015年的8.28降至2021年的4.97,优良天数增加127天。新增污水处理厂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万吨;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2060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位累计回升8.9米。顺利完成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建设,累计造林5.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8.22%。创建市A级乡村旅游景区4个,被评为“2021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名县”。
办实事、惠民生。该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资金累计达到137.5亿元,民生领域年均投入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77.6%以上。4.1万人全部脱贫。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1万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32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分别拓展到32.15万、24.16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1所、幼儿园38所,新增学位3.5万个。新县医院顺利建成,全省第一家互联网医院、第一家中医智能医共体项目成功落户,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下一步,临西县将以奋进姿态和务实作风推动“一新城两强县四大基地”建设,即着力建设邢台东南门户城市;加快建设全国轴承制造强县、河北省健康食品产业强县;努力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液压传动制造基地、华北最大的重工集团,全面加快“经济强县、美丽临西”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