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地处河北省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今年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60周年。60年前,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这里建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60年,树木更树人。塞罕坝人走的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爱绿植绿护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513.55万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
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0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不断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通过驻村帮扶、生态旅游、苗木生产,使4万多百姓受益,带动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60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5万亩人工林海,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2021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目标,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根据规划,到203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地面积将达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站在新起点上,塞罕坝人朝着绿色梦想昂首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