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梅胜 通讯员李影 王鹏)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武强县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探索实行党员教育“四员”化管理,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
当好新党员的“领航员”。该县选拔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的老党员作为“领航员”,对新党员一对一、多对一帮带,引导新党员强化思想认识,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全县已有242个党组织为285名新党员配备了296名领航老党员。同时,注重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项工作一线培养历练新党员,由老党员“传帮带”,传授好的工作思路、方法与经验,让新党员在真抓实干中受启发、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与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已有95名新党员在一线岗位历练150余次。
当好后进党员的“教导员”。武强县选派“政治过硬、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优秀党员作为“教导员”,通过“多做示范引导、多做谈心交流、多给展示锻炼、多予关心帮助”等方式对后进党员一对一精准帮教,帮助后进党员锻造过硬政治品格、培养过硬政治作风。与此同时,该县强化典型激励,引导后进党员对标对表寻找差距,激发赶超意识,主动创先争优。他们以党员“双报到”活动、党员先锋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引导后进党员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强化担当使命。今年以来,共开展后进党员实践锻炼2次,目前共有13名后进党员成功转化。
当好流动党员的“引导员”。该县采取“结对子、一帮一”方式,由基层党组织指定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对子,及时传达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动向及诉求,帮助解决家中实际困难,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流动党员心中,让每位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依托学习强国、河北智慧党建等平台开展多样化学习,强化理论武装,让流动党员“流而不散”。鼓励流动党员向外地企业家宣传家乡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引才育才政策,同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信息广、见识多的优势,积极引导流动党员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今年以来,全县流动党员共为家乡建言献策35条,办实事41件。
当好退休党员的“补给员”。武强县通过开展“主题党日”“送书上门”“微信微课堂”等活动,及时了解退休党员生活、思想情况,在生活上、情感上给予关心和帮助,给离退休党员提供精神补给。认真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增强退休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积极组织退休党员给年轻干部讲党课、开展政策理论宣讲等活动,为退休党员搭建平台、开辟渠道。他们通过登门走访、电话交流、座谈会等方式,收集退休党员意见建议,努力让退休党员发挥余热。今年以来共组织退休党员讲党课28次,开展理论宣讲32次,收集退休党员意见建议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