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职教中心始建于1992年。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为学生就业升学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因材施教,培树工匠人才,积蓄发展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出了大量专精特人才,为武安市人才强市、产业升级、经济总量超千亿元贡献了职教力量。该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等国家级荣誉26项、省级荣誉40余项。
近年来,该校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办职教,严抓教学质量、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创新、求变,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该校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引企入校、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近几年与北京宇航纵横科技教育有限公司、武安市京娘湖景区、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丛台酒业有限公司、金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鼎润铸造有限公司等省内外20多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作企业每年为该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3000多人次,就业岗位2000多个,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稳固率达95%。学校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根据地,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做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教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培养技能人才的作用,该校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围绕武安打造“343”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在原有机械制造、高级焊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基础上,去年新建工业机器人专业,重点培养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产业技术人才;今年新建钢铁冶炼专业,与河北新金、河北金鼎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助力武安打造“智造之城”“精钢之城”。
为落实“专业人才下基层、乡村振兴惠民生”活动,该校在原有技工短期培训基础上,逐步面向农村劳动力、企事业职工、退转军人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覆盖武安22个乡镇,年培训规模达1.6万人次。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需求,一村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培训,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有力服务了乡村振兴。对接武安发展现代商贸新业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扩大农村电商综合示范覆盖面、推介武安特色农产品培养电商营销人才。
下一步,该校将一如既往办好家乡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坚持升学就业双轮驱动,校企合作共育职业英才,培养更多的“武安工匠”,实现“学一门技术、找一个岗位、富一个家庭、带一方经济”,努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快速发展。
(张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