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工业互联网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工信部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现出企业上“云”用“数”的活力,也折射出数字技术正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日前,工信部表示将抓住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培育更多应用于生产核心环节的典型场景,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培育发展动能。
走深向实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走进河南济源钢铁生产车间,废钢判定变得智能和高效:高清摄像头对一车车废钢进行拍照采集,5G网络将照片上传并进行分析,随后将分析结果传送至废钢判级自助终端供工作人员确认。通过与用友精智工业大脑共同打造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如今废钢判级准确率达到95%以上,每年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此前我们采用人工检测,现场工人通过目测、卡尺测量方式识别,不仅工作强度极大,而且工人工作环境恶劣。”济源钢铁相关负责人介绍,5G+废钢智能判级系统的应用,让检测环节的准确率和风险控制得到极大提升。
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宽君同样对智能化带来的变化感受颇深。“AI安全巡检一旦发现工人违规操作,就会及时纠正。”唐宽君介绍,以前公司的安全管理就是常规监控,出了事才去查。自2020年接入百度智能云开物在贵阳经开区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今监管设备遍布车间所有关键区域,随处可见的“眼睛”能实时捕捉违规行为,以秒级速度反复提醒,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这样一个个场景,是实体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当前,着眼赋能实体经济,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工信部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已在45个国民经济大类得到应用,从制造业持续向能源、电力、交通、采矿等各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由经济建设向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公共治理等领域拓展。
不仅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程度也不断加深。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互联网加速向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销售服务延伸。调查数据显示,83%的受访企业表示应用工业互联网后生产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据悉,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根基持续完善,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12万家,涵盖医药、船舶、汽车制造等34个重点行业,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为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河北省财政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截至目前,今年已下达省级资金9065万元,用于支持全省118个重点数字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
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围绕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安排下达资金2795万元,支持41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建设,按照项目实际总投资额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安排下达资金1250万元,支持25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项目建设,每个项目奖励50万元;安排下达资金750万元,支持15个企业开展工控系统信息安全试点建设,每个试点奖励50万元。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围绕集成电路、5G、大数据、智能光伏、现代通信、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安排下达资金2170万元,支持16个数字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根据项目投资、建设强度,分别对项目购置软硬件设备、检测仪器、研发工器具、测试费等投入的10%或2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不超过500万元;支持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安排下达资金100万元,对2021年认定的10个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每个补助10万元。
支持智能制造。围绕促进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安排下达资金2000万元,奖励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对10家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企业,每家奖励100万元,对1家荣获“灯塔工厂”的企业奖励1000万元。
由大向强
信息通信业构筑坚实支撑
强大算力可应对海量数据;多条光缆和多套干线传输设备直通赛区;大数据、云计算与5G技术等新科技实现有机融合……不久前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依托域内大数据产业,河北怀来为张家口赛区提供了信息共享、高清视频、智能天气等技术引领服务,科技助力冬奥赛场。
近年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两区”建设、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从零出发的怀来大数据产业乘势而上,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布局,以“数据+软件”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个昔日以葡萄种植闻名的小县,正迅速崛起为大数据产业的新高地。
据了解,目前已有秦淮数据、腾讯科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盈数据、亿安天下等一批大数据企业,以及软通动力、竞业达等软件龙头企业相继签约落地怀来并部分投入运营,形成以东花园为龙头,辐射沙城、存瑞、桑园的“一龙头三片区”产业发展格局。
作为本地孵化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秦淮数据从怀来启航,现已成长为全球首家以泛亚太市场作为业务发展核心区域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运营商。当前在怀来东花园镇、存瑞镇和桑园镇建设数据中心,共有4个项目,运营服务器54.9万台。
优势与机遇造就的“天时地利”,引得一批又一批项目接连在怀来落地。当前,全县累计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聚集上下游数字经济企业72家,签约服务器约450万台,初步形成大数据集聚发展态势。
今年年初,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将怀来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起步区。在美丽的官厅湖畔,大数据产业正成为怀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名片。
“未来,怀来将坚持在服务首都中发展壮大数据产业,围绕政务服务、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等领域规划建设一批超大型数据中心,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怀来县副县长白佑强说,预计到2025年底,怀来县“数据+软件”产业规模将达7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引进人才5万人以上,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离不开信息通信业提供强大支撑。
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综合能力实现跨越提升。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我国网络规模全球领先,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宽带和光纤网络,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与此同时,网络架构持续优化,新增20个骨干直联点和4个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布局。云网协同、算网融合持续演进,算力、算法、数据协同的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另一方面,技术产业更加成熟壮大。看关键技术创新,从“3G突破”“4G同步”走向“5G引领”。看产业体系,通信设备、智能终端、计算机等产业链竞争力明显增强,高性能计算、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信息通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在从小到大的基础上,迎来由大向强的跃升,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效驱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张云明说。
多策齐发
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
无人跟随操作,40多台自动导引运输车有序搬运物料,纵横交错的行进轨迹在地面上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是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5G全连接工厂给记者的直观印象。
在我国5G商用迎来三周年之际,这家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轮胎厂,正因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愈加充满活力。
来到企业在贵阳市修文县扎佐街道的工厂,部分车间内,工人看不到多少,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却很有“存在感”。
何为5G全连接?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工作人员刘达解释,就是以5G专网技术支撑一条完整生产线,实现全工序、全场景的无线工业互联及车间生产调度,将每道工序数据化,达到“人、机、料、法、环、测”要素全面互联管控。
如今,轻点鼠标,在电脑上打开工厂制造执行系统,轮胎制造各工序的进度一目了然,以往孤立的多个业务板块整合在一起。
贵州轮胎信息技术部部长韩洪川说,2021年2月,5G全连接工厂项目完成验收投产,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介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近三分之一的运维成本。
“很多人觉得轮胎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就是一个黑疙瘩,其实轮胎研发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应用,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要求也非常复杂。”他表示。
“这是贵州省第一个5G全连接工厂,是真正深入到工业生产环节。”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俞军方说,用一张5G网支撑后,工厂实现了多品种、多规格轮胎的柔性生产,减少了线缆铺设,缩短了各类工期,年新增产能约12万条。
5G全连接工厂只是贵州加快5G融合应用的一个缩影。贵州省通信管理局的信息显示,2022年,全省将在工业互联网、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18个方面打造200个5G应用场景,更好助推5G赋能千行百业。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举措将进一步发力,加快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实体经济转型。
“加快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培育发展动能。”张云明表示,要抓住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聚焦新型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等三大领域,赋能千行百业、深耕重点行业、培育领军企业、打造典型场景,加快推出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将进一步提档升级。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下一步将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全面升级优化“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网络体系、应用体系、生态体系,其中建设5G全连接工厂是重中之重。
在政策支持方面,将出台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导性文件,为工业企业利用5G等技术创新工厂建设与发展模式提供指引,引导企业加快探索,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由单点场景向工厂整体拓展。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还将加快产业突破,提升网络供给能力,推进工业园区、企业厂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打通全连接工厂建设基础关键环节。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完善健全“团体赛”发展模式,共筑良好产业生态。
(本报综合 稿件来源:新华社 经济参考报 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