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段维佳 通讯员张波)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获悉,2022年上半年,集团完成原煤产量651万吨,精煤产量400万吨,营业收入140亿元,实现利税33亿元,圆满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安全高效,系统观念的“管控之道”。牢固树立“紧严细实全”大安全观,坚持系统观念抓安全,形成了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安全管控体系,矿井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企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羊东矿结合实际,创新实施“三违”人员“七关”帮教程序,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实现互保联保。今年上半年,该矿“三违”人数同比下降23%;牛儿庄采矿公司实现对生产现场“人、机、物、法、环”动态状况实时监控,做到精准定位、集中调度、高效指挥。
秉持“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理念,不断加大科技兴安、保安力度。峰煤焦化公司先后完成了甲醇区域“智能机器人”巡检、新鲜水泵房无人值守,以及运焦系统J101、J103皮带远程操控等改造;电业分公司实现了无人机巡线,隐患排查更安全、更高效;辛安矿自主创新的“远程操作液压钳”实现安全距离液压驱动切断电缆,提高工作效率。
降本促效,减法公式的“加法效应”。坚持“精打细算、调控始终”的成本理念,创建自产、自用、自修、自建“四自”管理模式,11个板块、70余类产品纳入“四自”服务,促进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产需对接、互惠互利,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经成本中心验收,机电科修复的电机、开关、巷道灯等设备符合复用要求,按照规定对机电科奖励1.5万元。”辛安矿成本中心王军涛说。该矿制定完善了《原煤主体成本管理考核办法》,明确44项物料回收及自制自修奖励范围,按照回收价值的20%对职工进行奖励。对使用修复后的材料及配件,按使用价值30%至50%计入使用单位材料费用,激发了职工回收复用、自制自修的积极性。
提质增效,精煤战略的“品牌价值”。该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作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加快推广原煤高效排矸工艺,从工作面开采、井下运输、地面筛选等全面强化原煤质量管控,严格实施商品煤计量考核,倒逼各矿井从源头做起提升煤质,精煤品牌价值红利得到充分释放,上半年实现增收0.8亿元。
走进邯郸洗选厂,行驶在空中,科技感极强的“邯选号”送样小车引人注目。“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指导生产更加及时准确。”厂长李红军介绍,通过创新创造,精煤产率提高了2%,连续三天调运原煤突破万吨大关,生产精煤18000余吨,创出了四年多来精煤生产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集团纵深推进“大精煤”战略,打造以本部、新疆、山西、港口为依托的“1+3”精煤生产格局。4月份,成功开通青岛董家口港精煤基地海运业务,开启了精煤“海铁联运”新局面。
科技创效,破题攻关的“妙策良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四新”应用,完善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攻关,取得良好效益。
大社矿在921104工作面采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工艺,将工作面由50米宽条带开采实现里部放大至140米,增加开采储量28万吨,创效约2800万元。加快智慧矿山建设步伐,投入使用TDS智能选矸系统、矸石山智能化排矸系统,每年可创效143.2 万元。
集团不断完善奖励机制,设立创新工资,常态化开展“万名党员解万题”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短板不足、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创新创造,效果良好。上半年,完成课题2180项,解决安全生产问题1559条、环保瓶颈问题444项,创效3.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