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梅胜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衡水要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
举旗定向,纲举目张。连日来,衡水市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热潮,精准理解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扎实推动全会精神走心走深走实、落地生根见效。
立足实际,衡水市总体谋划,在全面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闯出一条新路”上重点突破。
在全面深化改革上闯出一条新路
衡水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按照“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的工作思路,倾力打造了投资项目审批“衡水新模式”——“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理顺了项目审批流程,节省了项目审批时间,是“放管服”改革的需要,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高地的需要,是加快衡水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自改革措施推行以来,“标准地”交易18749亩,276个企业投资项目有175个项目预期开工建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衡水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长淼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市‘四个闯出一条新路’和构建‘三最’营商环境总体部署,切实做到‘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最低、审批时限最短’,打通发展的堵点、民生的痛点,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闯出一条新路。”
在做强做优县域经济上闯出一条新路
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为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枣强县紧紧围绕做强做优枣强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空调工程研究所等国家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的合作,在3D复合缠绕工艺技术应用、新型复合缠绕管道生产、热塑型复材产品升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由价格竞争向创新驱动转变。
谈及产业发展,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恒润集团总经理宋鹏飞信心满满,“我们将做好校企合作、成果引进、技术研发,在复合材料领域以‘精研管道主业、开拓军工应用、探索高端领域’为目标,不断改进管道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技术水平,研制生产出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枣强县特色产业集群闯出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
“我们将以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快速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吸引更多城镇城市资源下沉,实现城乡携手、城乡融合、城乡共进的良好局面,在对资源梳理和空间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一轴贯穿,五区联动’整体格局,创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三产联动’的特色小镇。”武强县周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群说。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步伐。
衡水地势平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衡水市将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加快生态宜居美丽湖城内涵式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着力建设北方平原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闯出一条新路
立足环保新特点、新要求,衡水市构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指挥中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系统22个平台系统的全面整合,构筑起覆盖全市的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物联网,探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衡水市将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目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闯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用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衡水全市上下正以更充足的干劲、更科学的决策、更坚实的举措,奋力在换道超车、争先进位中填好成绩单、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