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运用好红色资源 传播好红色文化

□新华社记者 李兴文 姚子云 袁慧晶 贾伊宁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七一前夕,新华社记者在北京、江西、辽宁等多地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精心发掘经典红色题材

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改编纪念馆门外的枫树坪广场旁,有一棵大枫树,一位老人从2006年开始在树下给游人讲述红色故事。他是三湾改编亲历者老红军李立的儿子何继明。“三湾改编放光芒,支部建在连队上。这是父亲写下的《三湾颂》。”何继明希望,以义务宣讲的方式让红色精神传递下去。

老人的心愿得到了回应。2021年,江西文演集团、江西省话剧团基于三湾改编、水口建党等历史事件,创排了红色题材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成为红色“爆款”,创下“当年创排当年演出百场”的业内佳话。如今,该剧已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以党课形式向全国培训学员驻场演出。

在长沙,皮影艺人宋伟军和他的剧团成员创作《血染的杜鹃——英雄陈昌》等一系列现代红色皮影戏,每年赴外地演出百余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新创排的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北上》日前在上海、武汉等地开启新一轮展演,收获好评;在上海,随着防疫形势向好,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启动排练,新创杂技技巧和新影像道具将呈现给观众全新的观演体验和视觉冲击。一大批红色文艺作品,以精彩演出获得观众好评,激荡着一个个城市中光明与热情的力量。

用好现代艺术传播手段

动画片、诗意微电影、绘本、游戏、手机应用、手办、表情包……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在浙江绍兴的鲁迅外婆家安桥头村建成了百年经典文学作品系列动漫创作美术馆,馆内的创作几乎集齐当下年轻人的“潮”领域。

“潮”音符,让主旋律成了最强音。

“每一个鲁艺人都肩负着用艺术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我们希望用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表现形式,紧扣时代的主题和声音,创作出更多的正能量作品。”传媒动画学院2019级研究生马小阳说,近期还将推出系列动漫创作,以创新的方式继承传统,让主旋律作品与现代艺术媒介更好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迭代升级,红色创作的表达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在井冈山区,一名游客头戴VR眼镜、身骑“骏马”,跟随画面中的场景上下颠簸,仿佛回到革命年代,和红军战士一起参加革命斗争。

开发这款产品的江西省君和睿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丽榕介绍,这台VR装置按照1:1比例还原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部分历史场景,游客通过VR眼镜和传感器可以身临其境般体验当年的场景,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游览体验。

记者采访看到,国内许多红色景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静态展陈,而是借助全息技术、VR、3D等现代科技创新表达形式,提升红色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增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参与感,从而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紧扣时代脉搏创作更多精品

2021年,主旋律大剧《觉醒年代》“圈粉”无数年轻人。该剧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有“90后”观众在评论中说:“《觉醒年代》有续集吗?续集就是你现在的幸福美好生活。”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独特鲜明的标识。展望未来,传承好红色接力棒,任重而道远。采访中,基层文化工作者建议:

要紧扣时代脉搏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必能传递时代之声。江西文演集团董事长李晓浩认为,文艺创作应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刘国华说,为革命历史题材剧注入历史哲思和人文抒情,能让作品更生动、更丰满、更立体。

要注重培养人才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少年对艺术领域产生兴趣,这向我国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强化思想引领,既要注重挖掘艺术教育中的红色资源,也要以创作实践为载体,将红色主题融入其中。”鲁迅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慎十说。(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2022-07-0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8995.html 1 运用好红色资源 传播好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