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蔡建刚 通讯员王蒙 郑瑜 王笑凯)从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获悉,随着南大港7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沧州电网新能源装机总量达532.36万千瓦,新能源超越常规火电成为沧州电网第一大电源。
沧州地处渤海沿岸,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蕴藏。自2008年4月份河北南网首家新能源场站沧州海兴风电场并网发电以来,沧州地区新能源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近三年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截至目前,沧州共有风电142.63万千瓦、集中式光伏168.7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20.9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总量在河北南网各地市中位居首位。未来,黄骅百万千瓦级渔光互补智慧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沧州地区能源供应能力,加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厂—电网—用户”的传统模式,新能源的传输模式大不相同。无论是国家级的光伏项目,还是一家一户零散安装的光伏板,都可以参与发电并网。这种多点开花的传输模式,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沧州供电公司探索研究“含虚拟惯量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区域协同控制及应用技术”,构建风电、光储虚拟惯量和区域电网的惯量量化评估体系,解决风电、光储因调频能力欠缺无法实现高比例消纳的难题,提升电力系统惯量支撑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此外,通过多区域协同惯量控制,提高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日前,该成果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通过电网,这些清洁能源稳定传输至千家万户。
同时,为拓展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沧州供电公司积极参与沧州市新能源规划研究,确保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提前对接新能源发电企业,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加速构建新型调度管理体系,坚持新能源出力优先调度,提升新能源送出保障水平,确保新能源出力并得上、送得出。今年1-5月,沧州电网新能源发电量达36.57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提升38.52%,折合减少标煤消耗117.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3.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