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赵云飞)近期,永清县兰星现代农业园区内的6000余亩冬小麦即将进入收获期。据了解,这6000余亩冬小麦所需肥料全部为园区养殖场处理后的牛粪。该园区将粪污无害化处理,再与农田灌溉系统相结合,使“粪污”变“粪肥”,通过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去年,园区尝试将粪污处理系统与农田自动喷灌系统有机结合,将自产的牛粪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今年,园区又引进了有机肥生产线和有机液肥生产线,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加入粪污处理设备。”兰星现代农业园区副总经理李欢介绍。
今年2月,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蔬菜废弃物高质量腐熟肥料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成功验收。这项技术是河北农业大学与廊坊大耕源肥业合作完成。“此项技术突破后,大大提高了蔬菜废弃物处理能力,可年处理废弃蔬菜达6.4万吨,生产有机肥2万吨,总销售额1000万元,辐射周边6个乡镇、51个村街。”廊坊大耕源肥业公司负责人张明说。
永清是传统的养殖、种植大县,全年畜禽粪污总产量达到63.53万吨。近年来,该县通过采取“养殖场就地消纳还田+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全面提升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水平。县农业农村局先后指导廊坊大耕源肥业、丰沐生态、兰星牧业、远村畜业等4家企业建成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在全县初步建立了集粪污收集、收购、运输、有机肥加工利用和粪水肥料化利用于一体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肥设计年生产能力达到22万吨,粪水肥料化利用覆盖土地9000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5%以上,粮油作物每亩增产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