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慧英)“这不是‘馅饼’是‘陷阱’,咱可得看好血汗钱”“阿姨,这样的‘好事’千万不能轻信”……近日,在“百万警进千万家”入户宣传活动中,保定市广大公安民警走村入户,宣讲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全面提升群众反诈骗意识。
据保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于海峰介绍,去年以来,保定市公安机关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保定、法治保定为目标,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重拳,全面强化“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全市立案数同比持续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强化源头管控,保定市公安局依托市级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全市22个县(市、区)成立县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定工作责任清单,细化职责任务,推动各成员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对全市涉诈问题突出的县(市、区)和通信、银行网点实行问题通报、约谈警示、红黄牌警告和挂牌整治等督促整改措施。推动市、县两级政法委把管控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将乡镇、街道、社区防范治理电诈犯罪纳入重点民生事项考核。强力推进源头管控和教育劝返等工作,截至目前,共教育劝返滞留缅北地区人员431名。严格落实出境管控措施,加强证件签发管理,加大拦截劝返力度。
为有效挤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空间,保定市联席办多次组织联席会议,强力推动各部门各行业落实主体责任。保定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组织三大运营商先后关停高危电话卡12.6万张;中国人民银行保定中心支行深入开展“资金链”治理和异常账户的排查清理工作,与保定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开办银行账户法律责任告知书》,管控银行异常账户494个;保定市公安局指导中国农业银行保定分行建立全国首家地市级银行“反诈中心”,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发现封停异常账户。
为有力震慑电诈违法犯罪,全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紧盯新发案件和大案、要案集中攻坚,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扫楼”等专项行动,组织相关警种合成作战,立体打击。一年来,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58名,同比分别上升41.4%和24.5%,打掉利用虚拟拨号设备诈骗团伙45个,抓获嫌疑人221名,查扣设备38套;打掉为电诈犯罪活动提供作案用手机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团伙149个,查处通信商“内鬼”57名、银行“内鬼”2名,惩戒失信人员2136名。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断卡”线索清零专项行动,核查线索1063条,查处嫌疑人249名。
按照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要求,坚持“不能被诈骗、不能帮骗子、不能当骗子”的原则,保定市公安局成立强化反诈宣传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市公安机关《强化反诈宣传防范工作方案》,全年常态化推进。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入户宣传活动,通报典型案例,揭露诈骗手法,震慑违法犯罪。建立全市反诈宣传矩阵,开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累计发布文章、视频474条,播放量达5800余万次;持续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公安部数据平台推送预警线索近35万条,成功避免10万余人上当受骗。保定市公安局首创“三长一委”工作机制,做到宣传全覆盖。积极构建全社会反诈宣传体系,由公安机关牵头,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和创建无诈社区、无诈村镇、无诈校园、无诈企业、无诈团体的“五创”活动,切实提高群众防骗识骗能力,努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