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晓寒 通讯员崔岩)疫情科学精准防控、广袤田野农事有序、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连日来,磁县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做到农时不误、项目不慢、建设不停。
在磁县岳城镇屯头村种植大户王俊新承包的500亩麦田内,在操作人员的遥控指挥下,伴随着“突突”的声响,植保无人机载着农药缓缓升空并开始喷洒,不一会儿,大片的麦田全部喷洒完毕,在场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政府送科技、送技术带来的实惠。
在岳城镇,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还有十余户,种植面积从50亩到300亩不等。值此关键时期,磁县各部门全力运转,积极调拨农机器械,抓紧抓实协调打通农机下田堵点卡点,打开耕作绿色通道,备足农资,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农耕人员疫情防护安全,切实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
“磁县坚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当前正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刻,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搞好‘一喷三防’和灌浆水,以确保小麦丰收。”磁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刘继江说。
磁县农业农村部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农业生产实际,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开展田间技术培训农民700余人次,促进当地百姓增产增收。
“还有20多天小麦就收了,乡里的技术员从现在就开始找我研究下一季种什么品种,让我种地心里更踏实。”种植着约100亩土地的时村营乡王秀山正在和乡农业技术员讨论下一波的种植计划。早在春播时节,磁县就出台方案,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季节、作物和地块,发展优质粮食作物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种植水平。
农事无小事,服务无尽头。磁县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防疫、生产“两不误”,最大限度保障农民下地务农,化肥、农药等农资顺利抵达田间地头,全力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走进太阳能“光热+”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各类机械和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加紧施工。项目工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进入工地的车辆都要进行消毒消杀,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场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我们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完成。”邯郸建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蒿静飞说。
今年5月以来,邯郸建旭新能源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市建管办建筑工地“十个必须”要求,对太阳能“光热+”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闭环运行。采取多种措施,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科学精准防控,坚持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磁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抓项目建设不减速,与时间赛跑,实施更精细管理,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光热+”项目各施工节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如期顺利开园。
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磁县坚决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坚定信心、积极作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全面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的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