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静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
如今在雄安,“手续减了,资料薄了,耗时少了,办事更快捷了”的便民利企服务令人连声称赞,也点燃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雄安新区围绕“五新”目标,聚焦稳主体、促发展,持续深化“企业开办2.0版”改革,通过“政策找人”“容缺容错”“秒批秒办”“一网通办”四项措施,进一步擦亮“雄安服务”品牌。
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这是雄安新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气魄;“店小二”思维、“保姆式”服务,这是雄安新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姿态。五年来,雄安新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出台的“一揽子”惠民惠企政策,在市场主体中引发一幅“心向往之”的画卷生动铺展。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新区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该如何积聚力量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好的营商环境须臾不能缺少。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丰富实践让我们看到,从构建招商引资新机制到实现京雄两地企业档案信息“互联互通、实时互查”,再到推行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服务效率,以及全面释放行政资源、行政效能,不仅给市场主体带来极大便利,让群众少跑腿,更深得民心,让企业更加心无旁骛谋发展的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当前,雄安新区已经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就必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应减尽减、应联尽联、应合尽合、应管尽管,让每一家到雄安的市场主体和单位感受到如家的温暖,让这片发展的沃土焕发出令人鼓舞的崭新气象,引来更多“金凤凰”安家筑巢。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牵住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在承接中促提升,在改革发展中谋创新,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承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雄安新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