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杨 通讯员武娜 陈丹 赵佳)“您好,您采购的物品放到家门口了。请您一分钟后开门领取。”5月11日上午,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放好物资后随即离开。这是邢台任泽区经济开发区辛留寨村志愿者无接触配送的一幕。
任泽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以来,为保障好群众“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辛留寨村“两委”干部决定将该村的“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变为群众的线上“便民服务点”,实现服务群众“不打烊”,物资保供“不断档”。
疫情防控期间,配送一直是最关键的环节。“我们召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联络员,组建了‘红小跑’志愿服务队,群众只需在群里下单,就会有专门的志愿者全程代办。”辛留寨村党支部书记冯建军说,他在“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发出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大家都争着在群里“报到”。
24岁的郭子豪第一时间加入“红小跑”志愿服务队,承担起了全村群众生活物资配送的职责。因为订单比较多,有时候要送到晚上。郭子豪说:“辛苦是辛苦,但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做,我是共产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
“‘居民线上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的闭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让居民安心居家。”冯建军说,通过提供代办服务,确保管控不失控,生活有保障,一起筑牢疫情的“温暖防线”。
服务暖了,人心齐了。在辛留寨村,许多党员、群众纷纷将自家的口罩捐赠给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响应号召,不出门、不聚会,把口罩留给更需要的人。”村民范立晓主动联系村“两委”,表示只要村里需要,愿意24小时无偿提供用车。
“多亏有了‘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再加上党员带头的‘红小跑’志愿者服务队帮忙,特殊时期的‘急难愁盼’问题都有人解决了。”冯建军说,“百姓议事厅”不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更是群众的服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