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铺就乡村新画卷 京西蔚州满眼春

——蔚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蔚县壶流河水库航拍图。

蔚县涌泉庄乡西窑头村组织村民厨艺大赛。

由蔚县暖泉古镇举办的首届公益儿童画展。

扫码看百县

□ 康世良

春风在田野里涌动,吹拂着欣欣向荣的蔚县大地。

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产业生机盎然。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优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蔚县乡村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近年来,蔚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厚培乡土文明文化,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蔚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再接再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值阳春,大地泛绿。如今,放眼广袤的蔚县乡村,处处透露着精气神,展示着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变成现实。

蔚县原有贫困村253个,建档立卡人口45812户93320人,占张家口市的16%,经过脱贫攻坚艰苦卓绝的努力,至2020年末,蔚县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彻底终结了绝对贫困历史,减贫成效前所未有,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去年以来,该县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引领,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切实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以防返贫致贫为工作重点,以“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排查整改为抓手,持续用力建机制、转作风、促提升,保证政策不断档、力量不减弱、监测不遗漏,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呈现出士气、人心、干劲更加凝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更加扎实,防贫管理、脱贫质量、长效机制更富成效的新局面,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底线任务,深化对原有帮扶政策的延续和优化,确保主要扶持政策稳定,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巩固教育帮扶成果,蔚县全力做好动态监测,建立了216人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监测台账,为194名动态监测户家庭学生落实资助政策。严格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为11329人发放资助金687.32万元,各学段均做到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覆盖,为1729人次落实雨露计划补助资金259.35万元。

持续巩固医疗扶持成果,蔚县建立重点监测人员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机制,对符合政策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全部由财政代缴,参保率100%。39所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落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惠及脱贫群众16860人次,确保群众“看得起病”。全县2所二甲医院、22所乡镇卫生院及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实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为每个村级卫生室补助运行经费4000元。整合670名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7支,实现签约服务应签尽签,确保群众“看得上病”。省市县4所医院44名医务人员对22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挂职帮扶,切实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

持续巩固住房保障成果,蔚县建立农村住房预警排查机制和常态化排查台账,110户动态新增危房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对190户2013年、2014年危改后质量不高住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对398户建新未拆旧农房进行了整改;对所有农村住房进行了安全性评定,开展了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整治存在安全隐患住房895户,实现了所有农户住房安全的目标。

持续巩固兜底保障成果,蔚县保持兜底政策持续稳定,全县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008人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保障范围,为197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0.03万元。落实残疾人帮扶政策,全县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827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189人,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现全覆盖。打造残疾人温馨家园3所,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51家、养老机构5所,入住空巢、留守老人847名,打造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26所,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等服务,有效解决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问题。

产业兴旺 科学规划谋发展 产业发展促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串珠成链,实现了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蔚县宋家庄镇党委书记任立冬说。距宋家庄镇吕家庄村口不到50米有一处厂房,六七名妇女正在忙碌,有的分拣小西红柿,有的在把辣椒装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飞介绍,吕家庄是宋家庄镇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行政村,665户2438口人。过去,村民都是种大田作物,收益较低。2016年,村里开始建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西红柿、辣椒、草莓等经济作物。目前,村里共有120个春秋大棚、88个暖棚。此外村里还成立了4个种植合作社和1个农机合作社,组织种植户们抱团发展。

村民宋果玲家有10个大棚,常年聘请了20多个村民,农忙时达到30个。“一个人一年能拿到1万多工资。”宋果玲说。村民宋果花,多年来一直种着100多亩青玉米,一年收入六七万元,勤快的她还要抽时间到合作社打工,“活儿也不重,能多挣些就多挣些,四个小孩子都在读书,得给他们创造好条件。”宋果花说。这两年,吕家庄村民的年收入从前些年的人均6000元,增加到人均1万元左右。

这些,正是蔚县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蔚县大地,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该县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支持多元主体合作,拓宽增收致富路径。立足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培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实施金小米、金剪刀、金树花、金猪仔、金鸡蛋、金烟叶、金杏仁、金白菜、金药材、金太阳“十金”扶贫产业模式,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品种、户有产业帮扶。目前,全县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19个、农业产业园区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38个,使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随着特色产业的培育,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动力充沛,该县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三产融合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基地”利益联结机制,益海嘉里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深度参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中,蔚县通过与益海嘉里的深入合作,形成“订单种植、全链整合、品牌赋能、盈利反哺”模式,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市场化道路,龙头企业的优势,也成为蔚县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

通过益海嘉里和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订单化种植绿色优质的谷子,龙头企业溢价收购订单谷子,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加工成 “金龙鱼”等品牌小米。借助“金龙鱼”品牌的号召力和营销渠道,让蔚县小米进入千家万户,并实现增值。销售所得利润全部返还当地用于扶贫开发,与政府共同改善贫困村镇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定向帮扶特困家庭。2018年以来,益海嘉里集团在蔚县投资建成万吨级小米加工厂,帮助蔚县贡米产业打造成特色富民产业,形成小米生产基地种植、合作社组织收购、金龙鱼品牌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随着工厂产能利用率的不断提高,益海嘉里将继续扩大在当地的小米订单种植和收购量,以小米规模化加工业带动当地小米种植,助力农民稳定增收和可持续脱贫。同时,益海嘉里还把集团加工产业优势与蔚县特色地产杂粮嫁接,力图拓展当地产业扶贫领域和层次,更好实现产业脱贫广覆盖、可持续。截至目前,已对绿豆、薏米、红小豆、黑米、黄豆、燕麦等杂粮进行深加工,有效带动当地特色杂粮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

强基固本 提升村级基层组织“组织力”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蔚县始终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找准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把党的工作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

去年以来,蔚县把村(社区)“两委”换届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一场大战大考,紧紧围绕换出“五好”目标谋篇布局、精准发力,通过“六个一”措施,实现了全县561个村(社区)全面优质平稳换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该县县委履行党管换届责任,县委书记高位推动、定期调度,县委与22个乡镇党委书记专门签订了《换届工作承诺书》,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十项要求》,换届督导组深入22个乡镇,实现了3轮全覆盖督导指导;全面落实县处级领导包乡联村,32名县处级领导对所包乡镇换届工作全程进行研判指导。乡镇党委履行换届主体责任,夯实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第一责任,把乡镇党委书记培训成“政策通”,亲自摸排、亲自培训、亲自推动;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按照“时间表”“路线图”驻村推进工作,实行包村包片、联户联人,逐一摸排矛盾、解决问题。乡镇向每个村(社区)派驻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员,全程指导换届选举工作。职能部门履行齐抓共管责任。18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75个包村部门、800余名帮扶干部下沉一线,摸清选情民意,集中宣讲换届政策、法律法规和具体要求,详细了解换届时间、各环节步骤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支持,积极承担单位协调责任。

换届后,该县所有村(社区)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6.59岁,村书记50岁以下的较上届提升15.2%、大专以上学历的较上届提升27.1%,实现了年龄、学历、能力“一降两升”,在寄予厚望的呼声中,一批有为的带头人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力量。

建立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筑牢乡村治理“凝聚力”。蔚县积极探索推行“6433”工作法,用简单的形式公开村民最关心的事项,用健全的机制确保公开的成效,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满意度和公信力。

强化公开制度,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公开时间,固定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即时公开临时性工作。统一公开程序,严格按照审核、签字、留档和征求意见流程公开。统一公开阵地,在便于村民观看的显要位置,设立固定防雨的“三务”公开栏和意见箱。统一公开形式,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推送、大喇叭广播、发放明白纸、村民代表或者监委会成员入户宣传等形式,将公开内容和事项第一时间传达给村民。统一公开内容,公开目录细化9个类别,尤其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基”建设等当前农村重点工作做到及时公开。

强化管理制度,做到“四个规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对擅自动用、处置村集体“三资”的行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否决。规范村委会印章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明确经费支出审核和村级财务支出票据入账程序。

强化决策制度,做到“三个健全”。健全村“两委”班子及下属组织,主要是“两委”班子及村监会、村代会、和谐促进会等下属组织。健全村民代表制度,明确村民代表推选要求,并对村民代表会议作出详细规定。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组织实施。

“基层治理就是无穷的生产力,抓好党建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这是该县基层党员的一致感受。

凝聚力量

多元人才撑起乡村振兴发展大旗

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在广袤的乡土大地吹响,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嘹亮的乐章。

乡村要振兴,既要有物质上的优裕,更要有精神上的富足,需要更多能人走进乡村,走进百姓。多年来,蔚县精心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科技特派员。他们下沉到乡村一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人才引领作用,成为科技扶贫、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近年来,蔚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由点到面全面展开,从农口单位选派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技术人员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广大农民送去新知识、新技术,科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古堡保护,传承古堡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蔚县组建了古堡振兴(乡村振兴)七支队伍,县工信局牵头成立了由36名科技特派员组成的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队,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制定出台了《蔚县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队(特派员)选派方案》《蔚县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队特派员考核办法》,确定13个古堡重点村为“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重点联系单位”并挂牌,针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农民技术需求重点开展科技培训服务。

去年以来,蔚县又接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在蔚县择优遴选出国有企业43家、民营企业293家企业负责人和14名社会知名人士共计350人成立了蔚县古堡振兴产业助力队,以“一帮一”或“一帮多”形式,按照“发挥优势全部覆盖”的原则,选派到全县560个村分别担任产业书记或产业主任。各产业书记(主任)到村后,聚集资源兴产业、履行责任办实事,先后撬动产业帮扶资金1.5亿元、公益捐赠资金32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90个,成为引领蔚县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各产业书记(主任)也切身感受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内心深处把任职村作为自己的“家”和“第二故乡”,不再把自己作为村里的“客人”。前期重点开展了进一次村、入一次户、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活动,已为231个村厘清了资源优势,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兴蔚南山(蔚县)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宋家庄镇郑家庄村产业主任牟玲长期吃住在村,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河北省蔚县郑家庄村画展暨笔会活动”,组织村内妇女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积极推广经济林种植,被村民尊称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河北蔚尚瑞熙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岭庄乡小贯头村产业书记袁豹依托土地资源,投资3000万元建成中药材加工基地,辐射带动种植中药材8000亩;金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庄窠乡下平油村产业书记段新梅依托种养技术优势,投资2000万元建成科学饲养、生态种植、有机肥加工等闭路循环的现代化农场;河北通力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乐镇下堡村产业主任陈文军依托优质水资源投资注册的“金河湾”矿泉水已经上市销售……

归根结底,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一批批扎根农村的科技特派员,一批批心系乡村的企业家,更好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乡村振兴,未来可期。扬鞭策马征程急,放眼蔚县气象新,新的一年,蔚县上下正以披荆斩棘的无畏精神、乘风破浪的拼搏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干事精神,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康世良

联系电话:13803330843 18632126918

邮箱:ksL725730@163.com

2022-04-14 ——蔚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4550.html 1 铺就乡村新画卷 京西蔚州满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