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骁 杨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闭幕后,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成为重要任务。目前,北京冬奥场馆全面进入“后奥运”发展新篇章,积极谋划、接续奋斗,努力成为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
对北京冬奥人来说,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并非赛后才开始破题,而是从场馆规划建设之初就开始作答。新建场馆赛后运营“从零起步”。改造场馆既有运营经验丰富。
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专业新建场馆。北控集团董事长田振清告诉记者,赛区将从打造重大赛事举办和训练场地、大众参与冰雪运动场地、休闲度假地等方面着力,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地,努力形成北京“东有环球影城、西有延庆冬奥园区”格局。
北京赛区国家游泳中心的赛后利用计划是改造场馆赛后发展布局的缩影。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表示,由于场馆具备“水立方”“冰立方”双向转换能力,赛后运营从水上运动为主变成“水冰双驱”。新建“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冰场则成为“新的增长点”。
圆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使经受考验的北京冬奥场馆及团队具备继续举办国际顶尖冬季运动赛事能力。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召开之际,大量国际冬季运动单项组织与中方合作,依托北京冬奥遗产在中国推广冰雪运动。
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长洲表示,国际雪车联合会已与中方签订五方合作备忘录。
北京国资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杰表示,世界冰壶联合会已与中国冰壶协会和北京国资公司开展合作。
张家口赛区坐拥多座顶级滑雪场馆。张家口市发改委副主任张作宇说,张家口也正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举办高端赛事,继续申请举办国际、洲际综合性冰雪赛事,同时适时举办单项世界杯、洲际杯、积分赛等赛事,形成高端赛事举办常态化。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目前,竞赛场馆涉奥人员和设备拆除等移出工作基本完成。大量场馆将带着经典冬奥元素和新增服务内容在5月1日前与公众见面。
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首钢园区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迅速对公众开放参观。随后开放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区域,更让观众近距离回味“工业遗存与大跳台滑雪健儿同框起舞”的风采。
国家游泳中心比赛大厅计划于4月中下旬开放。“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也计划于6月首次对外开放。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已分批次邀请建设者、运行团队人员及家属进场参观体验,这既是对冬奥人的回馈致敬,也是对5月1日前开业进行的“压力测试”。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北京冬奥梦”仍在生长,冬奥人步履不停,冬奥遗产发光发热。在人民见证下、参与中,“可摸可触”的场馆和设施将与冬奥“一起向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