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寿达 王飞)“前段时间降温,培育瓜苗用上了地热线,你们不仅帮助我们接线查电,还经常来帮我们检查安全用电,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在滦州市古马村侯志新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嫩绿的瓜苗破土而出,胖嘟嘟的胚芽长势良好,种植户侯志新对再次上门服务的滦州供电公司古马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连声道谢。
距离滦州市城区不到10分钟车程的古马镇,是滦州市特色农业大镇,这里的特色产业“古马吊瓜”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因吊在垂直的藤蔓上生长而得名,畅销京津唐地区。每年2月下旬天气转暖时,瓜农们就开始育苗和嫁接,为新一年的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走进温室大棚,对变压器、配电线路、灌溉设施及棚内育苗用的地热线、电动的卷帘机等装置进行巡视检查。暖意融融的温室大棚里,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头戴安全帽、肩挎工具包,为瓜农的温室大棚开展“地毯式”电路检修,当好瓜农抢占早春致富光明路的“电保姆”。
据侯志新介绍,“育苗的关键期对温度要求很高,大棚室温低于一定温度需要开启电暖气、地热线,以保持适宜温度。供电员工隔三岔五就来大棚里帮忙检查线路,帮我们解决用电疑问。”
服务乡村振兴,供电保障先行。滦州市古马镇有1700多个大棚,吊瓜种植面积达到3500余亩,已成为滦州市突出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大棚种植对电力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供足电,更需要安全用电。滦州供电公司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满足乡村振兴的电力需求。2021年,对古马辖区的老化水利灌溉线路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变压器20余台,以满足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春耕春灌期间,古马供电所每天对辖区的高低压线路进行巡视,用电负荷高峰期加大红外测温频次。同时党员们主动服务好瓜农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懂得育苗技术的党员郭金辉还给瓜农当起了技术指导;青年员工王飞则和师傅蔡宗亮,尽快帮助瓜农修理受损的电气设备。
人勤春来早,电足春更早。“吊瓜预计亩均效益2万余元,甚至能达到3万元,同时我们还种植了黄瓜、西红柿,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供电所对我的用电需求有求必应,优质的电力服务帮助我们拓宽了致富路!”侯志新的妻子也连连对电力服务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