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廊坊市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按照“快、准、全、严、实、好”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流行病学和活动轨迹调查,安排部署场所封控、人员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出、内防扩散”坚固防线,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遭遇战、阻击战
本报讯(记者祝雪娟 孙泽恒)连日来,廊坊市已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坚决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切科学有效的措施,全力阻止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
疫情发生后,该市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在省疫情防控专家组的指导下,按照“快、准、全、严、实、好”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流行病学和活动轨迹调查,安排部署场所封控、人员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出、内防扩散”坚固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自3月15日起,该市对全域严格实行封控管理。
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该市按照风险“先大后小”的顺序,集中开展封控区、管控区、重点防范区和重点管控场所的核酸检测。对现有密接、次密接人员均安全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并同步进行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和消毒消杀等各项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四集中”原则和“四个一”要求,集中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最精干的救治力量,一人一策一团队一方案,全力以赴开展救治。
为严防疫情向外扩散,该市进一步加强人员、车辆外出管控,在出廊坊市界的高速公路上口以及环天津、保定、雄安新区、沧州地区主要路口启动疫情防控点,实行“非必要不外出”政策;从严收紧进京查控政策,自3月10日6时起,对全市所有高速上口进行管控,执行“非必要不进京”政策,对廊坊进京车辆人员原则上予以劝返。
疫情管控期间,该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基地供应充足。面粉日生产能力约为1500吨,食用油日产量约为1200吨,10家生鲜菜应急保障供应基地日均上市量约2300吨,28家牛奶应急保障供应基地日均产量约900吨,20家鸡蛋应急保障供应基地日均产量约300吨。
该市共有大中型商场、超市110家,农贸市场和农批市场66家。其中,主城区有明珠、京客隆、保龙仓等大中型超市15家,艾禾丰综合农贸市场、新春和菜市场等农贸市场30家,北方农贸批发市场、蔬源农贸批发市场等农批市场2家。该市商务局积极协调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加大生活必需品备货量,达到平常时期的3至5倍,为城乡居民提供充足的蔬菜、粮食、肉蛋奶等生活物资。
针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该市分别制定生活必需品保供方案。截至目前,该市已为廊坊市主城区15家有保供任务的大型商超、47家小型便利店发放车辆通行证452张、人员出入证760张,保障保供企业车辆和人员出入。
连日来,该市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生活必需品和相关物资价格平稳运行,特别是在涉及民生保障、全面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在保障生活必需品和相关物资价格平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第一时间成立价格监管工作专班。3月9日一早,该市要求安次区、广阳区、开发区、霸州等四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开展行动,告知辖区各大商超、农贸市场、药店等经营场所,确保生活必需品和涉疫物资价格稳定。3月9日晚,该市在“廊坊发布”等官方公众号发布“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要求广大经营者依法经营,加强价格自律,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合理定价,公平交易,不得哄抬物价。该市全时畅通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防疫用品和基本民生商品市场价格投诉举报,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
该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从道路畅通和备足运力两个方面进行全力保障。畅通绿色通道,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做好生活物资运输需求分析,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对重点收费站增派在岗值守人员,全力保障生活物资运输通道畅通。该市在28条绿色通道出入口设置应急物资运输专用通道,设置引导标志,安排专人引导,保障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应急物资运输专用通道的畅通。同时,全面加强普通公路排查,坚持每日不间断巡查,做好车辆疏导,全力确保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