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电力导刊

投资42亿元实施百项电气化提升工程

“电引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本报讯(蔡建刚 石静 王国华)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产业要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日前,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正式投运,乡亲们欣喜地来“观摩”,“没想到咱村现在这么时髦了,不光供电服务驿站开到了家门口,随时能办电,电动汽车充电桩也建成了,这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骆驼湾村村民任二红说。

2021年,国网河北电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实施百项富农惠民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投资42亿元统筹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线路和配电变压器重过载治理等工程,一系列举措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电力拓宽致富路

2月21日,宁晋县贾家口镇小刘村由由种植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内散发出草莓的甜香气味,合作社负责人董会静正带领种植户采摘草莓。“我们引进的这个大棚恒温设备,无论外面是冷还是热,草莓生长都不受影响,长出来的果子特别好,微信订单每天都有不少。”董会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1月份,由由种植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开始建设,用电负荷迅速增长,低电压问题随之而来。宁晋县供电公司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上为合作社新增了1台容量为250千伏安的变压器。此后,该公司员工定期走访合作社,义务检查配电设备,保障草莓大棚可靠用电。

2020年以来,该公司在贾家口镇18个行政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架设10千伏线路25.4千米、0.4千伏线路59.20千米,新增7台变压器。有了电力的可靠供应,贾家口镇的草莓、羊肚菌等种植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共有草莓大棚12座,年销售额40万元以上。

2021年,国网河北电力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国网河北电力供区农网户均配电变压器容量达2.99千伏安,较2020年年底增加7.5%,供电可靠率达99.9087%。

“电引擎”激发新动力

乡村电气化工程建设激发了村民致富新动力。武安市活水乡王坡民宿是用原石原木做建筑材料建成的特色民宿。民宿内取暖、烧热水、智能家居等全部实现了电气化。

“这里依山傍水,群山掩映。游客们都说来这里住上几天,感觉很放松。”王坡民宿负责人李增书说。2019年,他开办了这家民宿。在供电员工上门走访时,他了解到电能替代的好处,于是决定对民宿实施电气化改造。邯郸供电公司将为王坡民宿供电的变压器增容到400千伏安,敷设150米10千伏电缆,协助民宿完成电气化改造,并定期上门开展安全用电技术指导,保障民宿可靠用电。

完成电气化改造的王坡民宿年营业收入实现大幅提升,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5个,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昔日的“穷山沟”“空心村”,如今找到了致富门路。“家乡发展好了,我觉得很有获得感,电气化这条路选对了。”李增书说。

2021年,国网河北电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实施百项富农惠民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工程建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新动能。

驻村书记接力帮扶

1月3日,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员工李彦民趁着元旦假期来到自己帮扶了5年的吴桥县东宋门乡老贾村,和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强浩一起给村里的核桃树包上保暖塑料布。李彦民是原驻村第一书记,虽然已经有人接过了驻村帮扶的“接力棒”,但他还会时不时回来看看。

李彦民自2016年3月开始任老贾村第一书记。在5年时间里,他带领驻村帮扶队推动村里流转土地300亩,提高农产品产量;为老贾村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3台,增容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改造10千伏线路0.7千米、0.4千伏线路2.1千米,提高供电质量;组织“夜校党课”和多种文娱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2021年,国网河北电力选派了215名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员工帮扶74个定点村,找项目、想办法,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赞皇县供电公司驻松会村第一书记王软贞就是一位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驻村干部。在他的带领下,松会村村民通过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采摘产业脱贫致富。当年,松会村葡萄相关产业产值达83万元,人均年收入1.1万元。

“如今我们的目标是努力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让他们的幸福感更强、生活更有奔头。”国网河北电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

2022-03-11 投资42亿元实施百项电气化提升工程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2782.html 1 “电引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