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同绘一张图 “好棋”入佳境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侯虓 摄

□记者 袁立朋 师语彤 段维佳 见习记者 杜若楠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来,三地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同频共振、相向而行,有“减”有“加”科学取舍,以协同“活水”润泽经济民生,擘画新蓝图,再向广深行。

一减一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何有序疏解首都不应承担的功能,北京市提出了“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的路子,“十三五”时期,北京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100多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企业近1000家。

在距离北京200多公里的沧州,改变悄然发生:落户沧州的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2016年竣工量产,年产能达到整车30万台,发动机20万台。

对北京现代来说,沧州新工厂既能辐射天津、山东等周边省市的汽车市场,也能共享天津、保定、泊头等地的零部件配套资源。对沧州市来说,该工厂带动的整车零部件物流、服务贸易、汽车金融以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能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沧州的改变,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8年来,怀来、张北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选址到河北,北京大红门、动物园等批发市场分别疏解落户到保定、石家庄、唐山、沧州等地,4万多商户入驻河北,带动疏解人口近10万人。

“表面看,北京做减法,津冀做加法,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丢弃和接盘,而是三地资源融合、强链补链,主动提档升级的过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认为。

截至2021年6月,河北已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591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248个、投资额1.18万亿元,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京冀火热协同的同时,天津则“八面来风”,既承接北京疏解企业,也大踏步投资河北,推动主导产业在河北布局配套。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站在京津冀一盘棋的高度有序疏解有关功能,会让三地的发展结构更加优化,更好地拧成一股绳。”连玉明说。

疏解红利

三地共享优质资源

京津冀在医联体建设上逐年突破。目前,仅廊坊就有32家一级以上医院与京津61家医院(北京50家、天津11家)达成对接合作;天津市有9家三甲医院与河北40多家医院和北京5家医院建立了合作联盟。京津冀三地群众,都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同一水平的疗服务。

三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保跨省结算工作也推进迅速。截至今年1月底,北京690余家医疗机构为津冀参保人员来京住院直接结算82.46万人次,涉及273.03亿元;北京参保人员在津冀住院直接结算5.98万人次,涉及10.6亿元。

优质的医疗资源,随着疏解协同的步伐“流动”起来,2021年全年,北京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了约186万人次。

“拆掉一道道无形的墙,连通一池池相隔的水,让京津冀三地的资源要素流动起来,趋向一个动态的平衡,才能为未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认为。

8年来,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重点领域务实推进,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疏解的是资源,流动的是数据,最终受惠的是群众,这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之意。”杜彦良说。

平台共建

科技之水沃灌京津冀

北京11号线西段奥运支线,是北京第一条智慧轨道交通示范线路,线路上所用的列车,就是保定满城区制造的。

从北京“嫁”到保定的河北京车,厂区占地面积达1500亩,共有12个大型生产加工车间,从车体部件焊接加工到车辆组装、试验调试,涵盖了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制造的全流程。

不到3年的时间,“雪国列车”就从太行山麓走向北京,亮相世界。“以河北京车为龙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在保定落地并快速发展,是河北高质量承接北京疏解产业项目的成功注脚。”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认为。

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2016年正式揭牌,初衷是要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成立5年多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与北京中关村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如今,园区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2021年,北京企业占到了科技园全部新注册企业的30%,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示范作用更加突出,正在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技术成交额累计达到1760.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两成。

“‘中关村’不仅是北京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它还在天津和河北落地、开花。开花是‘表’,协同创新是‘里’,在这个模式下,三地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江浩然说。

共下“一盘棋”,同唱“一首歌”,为大局谋,算长远账,京津冀精准发力协同发展,正在跑出加速度,交上新答卷。

2022-03-0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2575.html 1 同绘一张图 “好棋”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