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滑雪跳台”钢 “首钢京唐”造

首钢京唐公司的中厚板3500毫米生产线。

本报讯(记者烟成群) 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谷爱凌在首钢大跳台飞身一跃,完成了超高难度动作,成功夺冠。

精彩赛事也让首钢滑雪大跳台这个“雪飞天”快速“出圈”,得到众多观众和谷爱凌等参赛选手点赞。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结构所用的约4100吨钢材,全部产自位于河北曹妃甸的首钢京唐公司。

“大跳台所用的这种钢,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有生产能力。对性能要求很高,堪比4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即便发生一定程度的晃动,钢结构也能迅速回弹。在零下20℃条件下,依然保持这种韧性。”2月12日,首钢京唐中厚板事业部副部长闫智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接到生产任务后,闫智平团队更换了3500毫米轧机的万向轴,但第一批样品的检测结果还是不理想。他们立即停机调试,改进方案。

经过多次研究、调试,提升轧机的功率和各道次的压下量,闫智平团队最终成功生产出满足要求的中国首批“跳台”用钢。

石景山首钢大跳台下的这片土地,是闫智平出生的地方,曾经工作过20年。随着首钢搬迁,他把之后的15年交给了河北。

“从‘山’到‘海’,对于首钢和每一个职工来说,不是简单的区位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次全新的转型。”闫智平告诉记者,老首钢的产值曾经占到北京GDP的20%,而现在首钢京唐公司钢铁的年产量已经大大超过了老首钢,成为世界最大的沿海单体钢厂之一。工厂的产品线更加丰富,吨钢成本也大幅降低,环保达到了最高的A级。

在曹妃甸,闫智平潜心攻关、创新技术,目前已经手握18项专利,获得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同时,他还手把手带出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闫智平记得,在2016年的夏天,自己被邀请参加石景山首钢中厚板生产线的拆迁仪式。看着陪伴自己20年的厂房、设备被拆除,闫智平忍不住热泪盈眶。

以闫智平为代表的首钢人用世界一流技术支撑起了首钢京唐,这个临海靠港的钢铁“梦工厂”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范例。

北京冬奥会举办,石景山首钢园也完成了从“火”到“冰”的蝶变,闫智平和他的团队又用高科技含量的“跳台”钢为冬奥奉献上了一份礼物。

2022-02-1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1341.html 1 “滑雪跳台”钢 “首钢京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