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主动找 层级解 齐参与 共治理

廊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记者 赵呈岗 祝雪娟 孙泽恒

“主动找、层级解、齐参与、共治理”。经过实践的检验,这套为群众办实事的“广阳经验”日臻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参与基层治理,以廊坊市广阳区馨境界社区为标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探索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创新方法,提升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并建立起长效机制。

党员“走访敲门” 打开百姓心扉

2021年以来,廊坊市广阳区深化包联到户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建立“党员串门、纾困解题”工作机制,开展党员“走访敲门”行动,建立包联微信群、研发智慧党建服务平台,坚持“日巡查”动态管理,主动寻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擦亮基层党建“广阳品牌”,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为群众办实事的“广阳经验”,其核心内涵是:用心用情联系群众,创新方法手段主动发现问题,精准定位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让群众做主,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中来,把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里。

广阳区爱民东道街道馨境界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静告诉记者,在“走访敲门”活动中,广阳区领导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上门服务群众,全区4235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社区进行包联服务,每人联系服务10至30户居民,再加上7207名楼门长,实现了包联到户全覆盖,做到了“楼楼有人守,家家有人护”。

组建五支队伍 层级解难纾困

为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阳区按照廊坊市委实施党建“领航工程”的部署,全面夯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将辖区87个社区划分为369个党小组社区、2707个楼长和7270个单元长责任区,组建社区工作者、党小组长、楼长、单元长、志愿者“五支队伍”,建立健全“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楼门长)”六级城市基层党建组织架构,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

“‘五支队伍’成员手机上都装有一个App软件,与社区、街道、区委‘智慧党建服务平台’后台联通,谁发现了社区内存在的问题,随手拍照上传,问题按照分包区域负责制逐级处理,其中,疑难问题由区级指挥中心派单至相关区直部门妥善解决。上报问题要求24小时内有回复、有反馈,区级指挥中心不定期对问题处置满意度进行随机抽查回访,形成问题处理闭环。”张静说。

邻里共商共议 有事一起参与

馨境界社区是广阳区爱民东道辖区最大的社区,有3500多户,11000多口人。已经在馨境界社区工作了15年的张静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理体系。

“我们社区建立了共商共议共评工作机制,工作的好与坏群众说了算。”张静介绍说,馨境界社区搭建了“六位一体”治理构架,即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楼门长、物业服务公司、综合服务站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构架。通过“六位一体”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实现畅通渠道、汇集民意、促进参与的目的。

张静说:“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齐参与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充分激发辖区内所有党员、志愿者、楼门长,尤其是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当中去。”

携手共建共治 实现成果共享

2月9日,馨境界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广阳区政法委、广阳区人民法院、广阳区人民检察院、广阳区老干部局和河北李景玉律师事务所,就居民吴加祥的二女儿吴辛玉的监护人问题召开“关于吴辛玉指定监护人案件法律服务分析会”,共同商讨解决吴大爷家的问题。

“召开案件分析会主要是帮助年事已高的吴大爷省去各部门跑办手续的麻烦,让他少跑腿儿,通过共建单位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他的问题,以便他能更好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张静说。

张静告诉记者,市、区两级党委为社区指定了包联单位,比如廊坊市委组织部、广阳区委老干部局等,作为长期包联单位已经将近十年了。这些单位的志愿者经常主动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为社区提供了很多优质便利的服务。

“共建共治就是把辖区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市区两级的包联单位,都纳入到共建共治机制中,通过共建引领社区共治,通过共治让大家实现共享。”张静说,“共享文明创建的成果、共享社区各种服务、共享社区发展的红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2-02-16 主动找 层级解 齐参与 共治理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1330.html 1 廊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