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温室大棚探“绿”记

木佛庄园负责人罗建平(左)与销售经理张建伟查看立体大棚内蔬菜生长情况。

□记者 吴苗苗 李元华

春寒料峭的时节,在石家庄市灵寿县西木佛村村外,一栋栋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内,已是一片生机盎然。黄瓜、西红柿、草莓等各种果蔬竞相争春,打叉、采摘、吊秧,处处都有人们忙碌的身影,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动人景象。

“目前,我们基地建有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50座,每年可以生产有机蔬菜60万公斤。”木佛庄园位于西木佛村,占地1600亩,销售经理张建伟带着记者走进了立体生态大棚。

“立体大棚提高了空间使用率,又便于管理,上层主要种植叶菜,光照充足,蔬菜口感更好。”

张建伟指着一套智能物联网监控设备对记者说:“别看只是个小盒子,作用可大了,在工人的手机上就能随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方便又科学。”

木佛庄园基地生产环境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棚室内安装可视化的监控摄像头、空调、地暖,并且每一箱蔬菜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可保证全程追溯。

“由于品质优良,基地生产的生菜、西红柿、茄子平均每斤在20元左右。”张建伟介绍。

这里生产的蔬菜水果售价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种植,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环境、质量要求和生产技术规范来生产,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熊蜂授粉,生物防治病害,自然成熟,蔬菜水果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除了发展有机种植,我们基地还发展了休闲采摘和研学旅游等业态,是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木佛庄园负责人罗建平说,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蔬菜加工、科技培训、研学旅游、孵化培育、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示范基地,是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西木佛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学英介绍,木佛庄园占用的土地是以前河滩的沙滩地,老百姓种植传统作物收成低、收入少,通过木佛庄园流转土地,村民在基地打工,收入得到提高。

2022-02-15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1262.html 1 温室大棚探“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