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力
“不拘小节,终累大德”。碗底的干净与否看似小事,反映的却是一个人的教养,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能否做到“光盘”,反映出政治品格的高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餐饮浪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并号召在全社会开展“光盘行动”。“舌尖上的浪费”是对党和国家厉行节约倡议的置若罔闻,是对“国之大者”的遗忘。
能否做到“光盘”,反映出个人修养的良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战争年代赓续下来的“传家宝”。“舌尖上的浪费”正是由于个人品行修养的错位,导致内心深处“顾面子”“讲排场”“争气派”的思想作祟,过分追求物欲崇拜。
能否做到“光盘”,反映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与否。粮食从农田到餐桌,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舌尖上的浪费”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无情践踏。
对我国来说,14亿人口的“米袋子”是永恒的课题。如今,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人口基数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守住“粮”心,不负“食”光,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依旧势在必行。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今天,党政干部应当以身作则,做好崇朴尚俭的领头雁、带头人,以亲身力践“光盘行动”,带动大众掀起“尚俭戒奢”的社会风气。
开展“光盘行动”,就是要带好令行禁止的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保障粮食安全,自古以来被摆在突出位置。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我们当以高度的政治自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
开展“光盘行动”,就是要带好美德传承的头。“面子”固然重要,但弘扬节俭美德的“里子”更为重要。点餐需科学,消费要适度,要多一点节约,多一点“刚刚好”,少一些“豪横”,少一些“乱点一气”,让“小餐桌”带动社会“大文明”。
开展“光盘行动”,就是要带好涵养社会新风的头。厉行节约,既是对粮食的尊重,对农民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社会文明的尊重。要纠正打包即寒酸的错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节俭的饮食文化,让“够吃就好,剩余打包”成为社会就餐新风尚。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做厉行节俭的弘扬者,争做反对浪费的践行者,争做“光盘行动”的感召者,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莫要花了“银子”,折了“面子”,丢了“里子”,莫让“舌尖上的美味”成为“舌尖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