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奥密克戎再研判:

毒性是否减弱?疫苗还有效吗?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第二体育场核酸检测点,医务人员在为现场执勤的公安民警进行核酸采样(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徐鹏航

随着奥密克戎成为部分国家主要流行毒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奥密克戎在全球迅速扩散的同时,毒性是否有所减弱?已有疫苗效果是否依旧?未来如何更好地进行精准防控?记者对此进行梳理。

病毒毒性是否减弱?仍需更多研究加以证明

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多项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但目前引发的肺炎症状相对较轻。

我国香港的科学家在研究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组织样本后发现,奥密克戎在这些样本中的“生长”速度比其他毒株慢。

尽管已有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症状总体较轻,考虑到疫苗大规模接种、部分感染地区年轻人口多等因素,目前还不能完全得出病毒毒性减弱的结论。

美国3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突破100万例,创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的新纪录。研究人员指出,即便奥密克戎毒性减弱,但传播力增强,如果病例持续激增,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仍会继续上升。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6日公开表示,尽管奥密克戎与德尔塔相比,引发重症的风险显得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应把它归为“温和”一类。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不同的国家目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观点目前尚无科学依据。

疫苗效果如何?最新研究认为至少可避免重症

世卫组织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新冠重症病例中,90%的患者未接种新冠疫苗。同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在已接种疫苗的群体中,奥密克戎引发重症的风险显得较低。

接受采访的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奥密克戎携带大量的刺突蛋白突变,可能导致其逃避疫苗免疫能力增强。不过,部分研究已发现,接种新冠疫苗或者在过去6个月内感染过新冠肺炎的人,体内仍有较多T细胞组成第二道防线,可阻击奥密克戎并保护人体免遭重症。

疫情未来走势怎样?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研判认为,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对奥密克戎仍然有效。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戴口罩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同样适用。此外,还要勤洗手、做好室内通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等。

中医药也在积极作为。9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精心煎煮的预防汤剂7000余袋,第一时间分发给一线工作人员及密接隔离人员。

奥密克戎来袭,张伯礼院士等相关专家连线本土儿童病例诊疗团队及欧美、非洲等输入病例诊疗团队,发现与此前患者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肺炎患者初期显示出较明显的外感风寒征象,中期表现肺热症状,伴随气阴两虚。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一切防控举措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只要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就一定能够早日控制住疫情。

(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2022-01-12 奥密克戎再研判: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9651.html 1 毒性是否减弱?疫苗还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