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邯郸

奏响村美民富和谐曲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古高庄村见闻

□记者 方尚俊 通讯员 郝立翠

日前,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中,馆陶县寿山寺乡古高庄村成功入选。近年来,该村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润民为支撑,全面深化乡村治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培树文明新风,绘就了一幅村美民富人和谐的幸福画卷。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提质

古高庄村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精准排查村民矛盾纠纷并及时化解,30多年来从未发生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干群齐心,有力推动了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实现跃升。

改善环境 幸福指数提升

今年以来,古高庄村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5次,清理垃圾16吨、房前屋后垃圾杂物310处,清理坑塘4个。

古高庄村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新建水泥路1.2万米,修建村“两室”5间,增容变压器4台,建设大型文化广场一处、群众娱乐场所3处,改造自来水管道2万多米,建设街心公园一处,安装83盏太阳能路灯,铺设排污管道,配套建设供暖、绿化、卫生、垃圾分类转运等基础设施,所有农厕全部改造,村中建立了保洁队伍,日常保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农闲时节,古高庄村红薯粉条加工厂内热气腾腾,机器隆隆。村里的粉条产业越做越好,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红薯产业的希望,“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千亩红薯基地,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力争群众集体实现双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古关发信心满满。

同时,该村还通过群众把自己闲置的土地委托村“两委”统一管理,用来发展蔬菜大棚种植,收入一部分用作村集体收入,一部分用来补偿群众土地收益。通过引入光伏发电项目,11户群众户均年收入增加2100元。通过引入孔雀养殖项目,每户每年纯收入可达到3000元。通过对接雄安新区项目业主,引进拉链生产企业入驻微工厂,解决就业岗位40个。

移风易俗 文明乡风拂面

古高庄村每月举行一场孝心饺子宴,每年表彰一批孝老爱亲模范、好媳妇好婆婆。“我们成立了村孝心委员会,具体负责村民养老敬老工作的实施和监督。”该村孝心委员会负责人古金桥说,孝心委员会还负责办理孝老卡,发动村民积极自愿缴纳赡养费,建账立册,鼓励村民竞相孝敬老人。

古高庄村红白理事会以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理念,出台古高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受到群众拥护和好评。

该村还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引领农村社会风尚。

“村里常态整治不良习俗,近年来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减轻了群众负担,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乡风文明。”古关发说,正是这种从里到外的改变,整个村子的文明之风、和谐之风更加浓厚。

2021-12-28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古高庄村见闻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8985.html 1 奏响村美民富和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