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承德

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承德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做强冰雪经济

自12月14日起,双滦区启动“工商联企业联合大篷车”“百城千乡万村”巡回活动。此次活动以“一起上冰雪,一起迎冬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聚焦群众“家门口”,突出流动性、巡回式特色,让冰雪运动向社区走、向公园走、向商场走、向乡村走,开展了覆盖城乡的单板滑雪模拟器、双板滑雪模拟器、桌上冰壶等冰雪体验活动,推动社区带动超过51752万人、乡村带动超过8792人参与冰雪运动,在全社会营造喜迎冬奥、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冰雪运动的浓厚氛围,为北京冬奥会助力升温。杨树凤 摄

雪道上激情驰骋。

群众体验冰雪运动。

承德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做强冰雪经济。围场将重点放在冰雪旅游和皇家文化的结合上,推动县域冰雪运动步入发展快车道;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以冰雪运动度假为核心,延伸发展山地运动、观光休闲、生态农业等三大主题产业,打造综合性全季节旅游度假体验区

承德启动“以冬补夏”冬游活动

本报讯(记者黄云霞 通讯员李慧冉)伴随着独具承德地域特色的皇家礼仪迎宾表演,滑雪爱好者从金山岭滑雪场百米雪道上迎风而下,向人们展现着优美的滑雪姿态和精巧的滑雪技能,为金山岭滑雪场启动仪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12月26日,2021年承德市“以冬补夏”冬游活动暨金山岭滑雪场启动仪式在金山岭滑雪场举行。

活动现场,中国首位滑雪世界冠军、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郭丹丹被授予“金山岭滑雪场冰雪推广大使”称号,“体育明星冠军滑雪队训练基地”在金山岭滑雪场揭牌落地。

近年来,滦平县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牵引,围绕长城文化、康养健身、普通话文化、冰雪运动、周台子培训等全力打造了一批新业态、新项目,为“十四五”时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规划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70亿元,是环京地区落差最大的滑雪场,最大落差600米,全部建成后将设置高山森林雪道31条,总长度30公里,雪道总面积102万平方米,是少有的稀缺型专业滑雪胜地,可承揽国内滑雪重大赛事。2022年1月将有12条雪道对游客开放。

据了解,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以冰雪运动度假为核心,延伸发展山地运动、观光休闲、生态农业等三大主题产业,将运动与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相结合,打造综合性全季节旅游度假体验区,最终将建设成为环首都最大的山地户外运动体验标杆项目。

围场:“冷资源”引燃“热产业”

本报讯(通讯员王东岭)“一端在围场,另一端连着紫禁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清王朝皇家猎苑。近年来,围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冰雪产业作为实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重点放在冰雪旅游和皇家文化的结合上,抢抓国家训练基地落户坝上和北京冬奥会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县域冰雪运动步入发展快车道。

打造冰雪盛宴

“冷资源”引燃“热产业”

冬季的木兰围场,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依托伊逊河的冰场资源“宝库”,结合满族溜冰车的传统,2015年,围场引入新兴的冰上龙舟运动,举办了首届冰上龙舟争霸赛,吸引了县内外460多名运动员参赛。

为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外地游客前来,围场逐步为冰上龙舟争霸赛融入了花灯艺术节、冰雕雪雕展等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了伊逊河冰上民俗特色运动带。除了传统庙会的各项内容,还有雪地摩托车体验、冰上亲子运动会等。冰上龙舟争霸赛累计吸引12万人次参与,其中近三分之一来自外地。

截至目前,围场承办了五届全国雪地摩托车越野赛,借助这项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高级别赛事,依托塞罕坝这一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围场打造了一个民族化、特色化、产业化的冰雪赛事品牌,通过品牌赛事带动促进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领略大美冬韵。作为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专属训练场馆,塞罕坝国家冰上项目训练中心已建成投用。围场以国家雪上、冰上训练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壮大冰雪经济,做活“冰雪文章”,推动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冰雪旅游新名片

培育文旅产业新动能

漫漫严冬造就了围场广袤无垠的雪景。天然冰雪是如何从一个季节性资源,化身为围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

该县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冰雪资源,完善设施、兴办赛事,推动冰雪运动开展,打造“白色冰雪产业”。继去年建成500平方米室内滑冰馆后,今年投入资金600万元完善冰雪场地建设、购置冰雪运动器材;建设800平方米的室内轮滑馆一座,购置轮滑鞋2100双、陆地冰壶56套,桌上冰球、桌上冰壶、滑雪模拟器共18套。围场注重发挥品牌赛事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九项真冰真雪”竞赛、承德市冰上龙舟争霸赛、伊逊河冰上运动带等系列赛事、活动,打造特色,形成品牌,带动全民积极参与身边的“四季冰雪运动”,真正让中小学生在校园里、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冰雪运动的激情与乐趣。

围场搭乘“冬奥快车”,唤醒“沉睡”的冰雪资源优势,依托冬季“天寒地冻”的冰雪优势,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做强“传统”,做精“时尚”,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秉持“冰雪运动下沉乡村、聚焦群众家门口”的原则,该县着力打造“健康社区”“健康围场”。持续打造“白色冰雪产业”,努力实现冰雪运动在6个示范点、8个社区、80所学校、111个重点乡村全覆盖。

围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制定了《围场体育产业“十四五”规划》,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依托优质生态资源,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以冰为主、冰雪结合”的冰雪产业发展战略,打造河北“冰嬉之都”。通过县城智慧步道打造、白色冰雪产业引领、一号风景大道产业资源推介,实现“十四五”开局稳步推进。按照省、市体育局关于《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实施方案》《社区和乡村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实施方案》《冰雪“六个一”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组织开展好县级冰雪大篷车装备和启动、社区乡村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学校与乡镇冰雪联赛、第三届冰雪运动会以及“六个一”示范点的创建活动,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分步实施。

依托“六个六”创建工程(投入资金600万元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开展6次大型冰雪推广普及活动;第三届冰雪运动会设立6个大项、举行6场分赛、6000人直接参与;建设室外浇冰冰场60个以上、组建6支冰球队;建成“六个一”示范点,创建冰雪运动示范县;精选600件奥运作品助力冬奥会),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真正带动全民积极参与身边的“四季冰雪运动”,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冰雪运动的激情与乐趣。

冰雪“搭台”、经济“唱戏”的火苗在围场点燃,不仅充分挖掘了冰雪资源优势,更展示、传承和弘扬了冰雪文化。围绕赏冰、乐雪系列活动推介民俗文化活动实现“破茧成蝶”,围绕经贸活动把“寒冬”变成经济发展的“暖春”。

承德打造470个冰雪运动体验区

本报讯(记者周文颖 通讯员葛宇)12月21日,承德市企业“冰雪大篷车”“百城千乡万村”巡回活动启动仪式在奥体中心南广场举行。

承德市工商联、市体育局组织发动中企华创、福成旅游、德美圣康等数十家民营企业共同装配的十余辆“冰雪大篷车”将走进社区、乡村、学校等,开展百姓身边的“四季冰雪运动”体验,让冰雪运动融入群众工作生活、消费娱乐等方方面面,推动全市群众冰雪运动跨越发展。

目前,承德市以市、县两级冰雪运动会为牵引,不断推进群众冰雪运动向纵深发展,已实现全市县级以上冰雪运动会、室内滑冰馆、冰雪运动协会、冰雪联赛、冰雪进校园“五个全覆盖”。

此次活动将聚焦群众“家门口”,利用企业“冰雪大篷车”等,在行政村打造470个冰雪运动体验区,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向基层延伸,让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

2021-12-28 ——承德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做强冰雪经济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8960.html 1 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