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孙媛媛 祁鹏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鸡泽县把握新形势、探索新方法、明确新任务,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抓落实、补短板、求实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夯实脱贫就业之基
为进一步推进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保持过渡期内主要政策稳定,该县健全脱贫人口就业帮扶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深入全县169个村,对全县已脱贫的16周岁以上劳动力、边缘易致贫户和防贫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为11992名服务对象建立电子台账,详细记录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就业意愿、经济收入等内容。实行动态监测,排查因就业不稳返贫风险,每月反馈推送因未就业导致劳动力收入下降等返贫风险预警信息;并对全县25个脱贫村共10507户50780人,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人对劳动力就业帮扶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在底账清楚的同时,该县还不断加强跟踪监测和动态评估,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安排专门队伍定时和不定时追踪脱贫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就业务工情况,紧盯就业收入变化情况。针对易返贫致贫户进行特殊帮扶,建立分包制度,鸡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分包全县共129户易返贫致贫户,每天点对点向其推送招用工信息,根据监测对象数据信息和监测户劳动力个人意愿及时落实社会保障、强化培训、稳定就业等措施,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了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阻断因失业或收入降低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
探索开发公共就业服务
千方百计保就业,鸡泽县积极探索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对享受就业援助后仍不能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及脱贫劳动力以公益性岗位安置,同时提高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由去年的30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今年全县共开发606个乡村公益性岗位。
就业帮扶车间建设也是一项不错的措施,通过不定期进行跟踪监管,定期宣传扶持政策,对认定就业帮扶车间的企业,按要求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就业帮扶车间由原来的4家增长到5家,吸纳脱贫劳动力由26名增长到55名。
提升脱贫攻坚实效
为了进一步实现便民惠民,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县及各乡镇设立了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实行分片包村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就业信息服务管理,加大就业岗位宣传力度,及时推送就业信息。
同时,建设了就业信息网络化综合平台,创新开展务工就业云服务。每天将收集到的县内企业及全国各地企业用工信息汇总整理,通过微信矩阵群推送到各单位、各社会团体和各乡镇、村,推送到户到人;针对全县脱贫户和监测户,点对点推送招用工信息,实现服务精准覆盖。进一步拓宽了帮扶渠道,完善了帮扶措施,提升了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确保了脱贫劳动力实现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目前平台已备案企业30多家,平台建成3个多月以来,提供岗位3.9万多个,确保了脱贫劳动力实现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
据悉,该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数达到5842人,超额完成了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不低于5346人的年度任务目标,完成率达109.28%。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总体稳定,其中省外1401人,市外省内410人,县外市内241人,县内务工3790人。
鸡泽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申建伟表示,促进农村群众就业,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下一步,鸡泽县将持续把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