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崇礼区相邻的县区之一,沽源县抢抓冬奥会筹办、首都“两区”建设重大机遇,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构建绿色体系,为冬奥会筹办增光添彩
本报讯(通讯员许爱英)随着冬奥会脚步的日益临近,张垣内外正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力冲刺、决战决胜冬奥会筹办。作为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崇礼区相邻的县区之一,沽源县抢抓冬奥会筹办、首都“两区”建设重大机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构建绿色体系,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为冬奥会筹办增光添彩。
增进民生福祉
强化服务保障力
今年以来,该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张石、张承、二秦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太锡铁路正式立项,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超1800公里,该县路网体系更加优化;落实空置率30%以上46个“空心村”治理任务,集中开展“五清三建两化一提升”和空置率30%以下村庄整治提升行动,使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建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9个,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完成顺义爱心幼儿园、第三小学新建和职教中心迁建工程,以及第一小学、闪电河寄宿制学校教学楼工程,实施了23所薄弱学校改造、17所农村幼儿园新改建和4所PPP幼儿园建设工程。同时,该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幼儿保教保育员298名,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更加均衡;第三小学、县医院综合病房楼等民生项目相继投入使用,17所农村幼儿园等完成改建改造,224个村卫生室新改建工程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推动项目建设
筑巢引凤添动力
持续开展“项目拉动年”活动,推动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发展格局。该县围绕潮白河流域和滦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三河一库”项目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谋划储备了一系列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两新一重”,聚焦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清洁能源、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县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落实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提高县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层次性。该县推动中国北方富硒产品交易中心、电商产业园、小微企业孵化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综合物流园等园区落地,力争实现县经开区由“一区两园”拓展为“一区多园”,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引领区。同时,该县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强县”的发展思路,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进新型能源多元化发展,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实现了项目建设全面发力。该县先后落地和建成张家口“奥运风光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沽源县“四湖两河”区域旅游、焰中牧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等亿元以上项目52个,完成投资102.8亿元,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华电、大唐、三峡等新能源企业129.5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建成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3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1座。全县新能源并网总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年纳税额突破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构建绿色体系
培植压采增效力
该县秉承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体系,相继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三湖两淖”水系连通综合治理系列生态工程;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全面加快国家草原公园和国家牧场创建步伐;实施造林育林护林、休耕种草、生态公园保护和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高标准建设河北坝上沽源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城国家沙漠公园,筑牢首都绿色生态屏障;以白河、黑河、闪电河和葫芦河流域等湖泊湿地为重点,大力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地表蓄水、生态补水和岸线水生态保护等工程,统筹推进涵水蓄水、集约用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各类水土保持工程131.9平方公里,修复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15处,造林绿化107.4万亩,退减水浇地8.7万亩,湿地围栏封育6.2万亩,休耕种草4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52.9%。同时,该县加快推进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老掌沟国家森林公园和九连城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地下水位大幅回升,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功能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