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困有所济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本报讯(通讯员张旖旎 记者冯立华)“我们俩现在过得挺好的,一年政府给的各种补贴足够花,住院能报销,还入了护工补贴保险。”丰南区大新庄镇闫魏庄村的史春余老两口不仅能享受到每人每年12120元的计生家庭特殊补贴,还能享受到每人4800元的农村低保。
近年来,丰南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困有所济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丰南区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乡镇)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社会养老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今年,新(改)建9个日间照料中心站(点),实现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建设41个社区全覆盖。服务站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六助”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需求。全区现有公办养老机构11家,民办养老机构6家,设置各类养老床位1966张。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该区全面实施基本医保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参保数据库和计划库,规范落实特殊人群参保政策,促进基本医保应保尽保。今年,投入1500余万元对全区15家乡镇卫生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整体环境进行修缮。同时,继续实施村卫生室三年行动计划,投入350余万元对100家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及设备进行改造提升。以区医院、区中医院为龙头组建两个辐射全区、带动基层的区域性医共体,连接16家乡镇卫生院的远程心电诊断系统,真正实现了网上检查与诊断。
劳有所得,创业乐业。该区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贫困劳动者和高校毕业生3个重点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提供8667个就业岗位,成功就业225人。指导惠达等12家企业及两家定点培训机构,采取“互联网+”和“岗位+技能+劳动力”的模式,对电工等18个工种进行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同时,持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优化提升,已初步搭建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体系,为进驻创业孵化平台的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创业服务。
困有所济、弱有所扶。今年,该区各类民政补助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养尽养、应救尽救。不断提高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孤儿救助生活保障水平和补助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5736元提高到6312元;农村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9180元调整到10104元;农村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8040元调整到8844元;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3200调整为13860元。截至10月份,共为4393户5985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648.41万元;为7804人次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492.31万元;为1893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资金1577.87万元,为184名城乡困难群众家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5.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