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齐彦红 通讯员庆常 高丽 立英)“全市冬桃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有八成以上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京津辽等地多个大中城市,亩均效益超万元。”近日,提起电商人才的作用,南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业园区负责人郭京发喜上眉梢。
近年来,南宫市以承接省人才强冀项目为契机,围绕做强直播带货这一电商销售新模式,实施电商直播人才“星火工程”,培育打造直播带货网红人才,有力带动了汽车后市场、毡制品、黄韭、冬桃等特色产业以及服务、物流等行业加快发展。今年,该市电商直播从业者增加2100余人,电商从业者达3万余人,开设各类网络店铺超万家,上榜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分别达5个、55个,淘宝村较去年新增8个,前10月网络零售额达48亿元。
完善顶层设计,是该市依靠电商人才助力县域产业加快发展的首要措施。该市建立人才工作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与相关乡镇协调联动的工作矩阵,并将项目开展情况纳入实绩考核,完善了齐心合力抓落实的推进体系。黄韭是该市特色农产品,由于不易贮藏,原来只限于菜农在周围市场自销,近几年来,该市组织农业、教育、乡镇联动,积极培育电商人才,引导农民把柜台搬到网络,并大力发展适合家庭种植的盆栽黄韭生产,使全市黄韭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黄韭300多万公斤,畅销京津等10多个城市。
引进和培育并重,不断壮大电商直播人才队伍。该市实施人才集聚行动,吸引390余名返乡青年学生投身电商创业,带动本地有知识技能的群众从事摄影、直播带货、客服、小作坊加工等行业。同时,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开办电商班,建立“多彩南中”梦工厂学生电商企业服务站,培养专业学生73名,形成地方特色支撑、学校名师引领、企业导师联合、学生创新创业的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吸引帮助社会创业就业人员从事电商产业,通过举办电商直播人才技能提升巡回培训及钉钉电商微课堂等开展电商运营培训48场,培训3000多人次。此外,还积极引进电商直播人才,鼓励他们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创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万德传媒是该市将人才项目与招商选资结合,从辽宁引进的直播孵化企业之一,依托拥有3000万粉丝的直播网红彭羽与其团队为该市提供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和直播服务,仅1个多月时间便孵化培育直播商户9家,每个直播间的日均网络交易额达上万元。
加强平台建设,为电商直播人才护航。该市积极推进电商集群化运营,重点建成段芦头羊绒升级创新基地以羊绒制品、汽车后市场、服装鞋帽类商品为主的网红直播带货街,紫冢镇三木传媒电商孵化基地以直播及网红孵化为重点的聚森众创空间,并引导现有电商众创产业园等转型,完善承接电商直播创业项目功能,今年新建改建电商直播集聚发展平台5家,为260余家创业商户提供孵化服务,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并发挥辐射引领、服务整合作用。同时,着力创优电商运营后服务,筹建电商物流园,签约引进抖音、快手等知名平台入驻,把服务搬到电商经营户家门口,并与网络科技服务公司合作,为直播运营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健全完善大数据、物流、人才教培等电商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电子商务生态。该市薛吴村乡是毛毡产销集散地,他们注重培育电商直播人才,先后发展电商1000余家,带动毛毡及毛毡制品企业876家,毛毡年产16万吨,远销日本、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毛毡实现产值20亿元,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最近再次被中国毛纺织协会评为“中国毛毡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