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云霞 通讯员梁宝红)今年以来,承德市文联在全市各县(市、区)先后启动了“乡村振兴党旗红 文艺创新树先锋”试点工作,大力培树“文艺名村”,与市文明办联合打造“书香门第”,探索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落细落小落实的新路子。
承德市文联坚持以“乡村振兴党旗红 文艺创新树先锋”活动为总抓手,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树“家庭成员崇读尚学、学习氛围浓厚、家庭文明和谐、参与热情高涨、典型示范作用明显”的家庭为承德市首批“书香门第”,探索在全市形成崇尚优良家风、传承社会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争当“书香门第”的浓厚氛围。
该市文联通过培树“书香门第”,着力将隐藏民间的优秀文艺家、民间手工艺者、非遗技艺传承人等散落在承德山乡、社区之中的“明珠”挖掘出来,通过擦亮这些“文明碎片”,让承德的“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川乡东川村,“莲花落子”传承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村民们对“莲花落子”情有独钟。今年5月,东川村被确定为承德市首批“文艺名村”试点村,被承德市戏剧家协会确定为创作基地,有5户“书香门第”家庭挂牌,18位村民加入了承德市戏剧家协会和承德市硬笔书法协会。
承德市文联、市文明办在培树“书香门第”过程中,特别注重挖掘培树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家庭,从而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把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深植于心,付之于行。
家住承德市承钢行宫社区的金绍萍老人喜爱读书看报,常常把一些政策知识传播给居民们,还积极张罗公益事业。她半开玩笑地说:“老伴老吐槽我‘瞎操心’,可正是我这份‘瞎操心’让社区居民们对我倍加认可和信赖,帮他们解决了许多麻烦事。今后我还要继续‘瞎操心’让大家少操心,把‘书香门第’的优良作风传播出去,用最美夕阳红为大家多作贡献。”
截至目前,该市培树承德市“文艺名村”14个、“文艺创作基地”14个、城乡“书香门第”200户,破格发展289名乡土文艺人才加入市属文艺协会,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承德乡村文艺振兴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