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衡水市正式启动供热。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实现了衡水市供热设施的监管,切实做好供热保障工作,与省级供热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了数据实时上传,确保居民家中温度达标
本报讯(记者卢婉凤 通讯员李昊男)“从上周五开始,就能感觉到暖气片有点热乎了。今天一觉醒来,家里温度达到了23℃左右。”供暖首日,家住桃城区盛世华庭2号楼的张先生为今年政府提前供暖的举措竖起了大拇指。11月1日起,衡水市正式启动供热,居民家中的暖气热了起来。
“市区供热一次管网运行正常”“换热站运行正常”“用户小区逐步升温”……11月1日上午,衡水恒通热力公司监控中心一片忙碌,工作人员通过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密切关注着各个供热站的运行情况。
衡水市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实现了衡水市供热设施的监管,并与省级供热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了数据实时上传。目前,市区共安装室温采集装置2300余个,500余个居民小区纳入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可有效掌握居民室内冷暖情况,及时调整管网运行情况,确保居民家中温度达标。
“自9月20日起,衡水市区供热一次管网开始注水,二次管网陆续注水。10月29日起,公司开始安排换热站分批次陆续投运。11月1日起,所有换热站全部投运。目前,市区供热一次管网和换热站均运行正常。”衡水恒通热力公司总经理李洪涛介绍道,今年,衡水市区新建供热管道27.8千米,供热增容160多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达到3858万平方米。同时,所有供热管网全部实现自控,运行中发现问题能实时反馈到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针对问题及时维修解决。
为切实做好供热保障工作,该公司结合上个取暖期供热运行与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加强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新建供热管网、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供热质量提升行动,完成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32个,改造管网12.25千米,有效解决了部分老旧小区及管网末梢供热效果不佳的问题,热力公司还积极与计划用热小区沟通联系,督促开发商早申请、早计划、早施工,以免出现新建成小区因申请供热晚、配套费缴纳迟,供暖前集中办理增容手续等影响居民正常取暖问题。
在滏丰家园居民楼楼道内,“维修人员在您身边”的公示牌随处可见,上面标有维修人员姓名、电话等信息……据恒通热力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供热问题渠道,衡水市区住宅小区内,像这样的公示牌有2万余块,所有维修人员电话都是24小时畅通,随时接听市民电话,接诉后30分钟内到达市民家中,快速高效地处理市民反映的供热问题。
针对供热初期热线太“热”、占线打不通问题,恒通热力公司与“114”查号台合作,开发“供热呼叫中心平台”,实行“一个平台接入、一张工单全办”的运行模式,大大提升接通率。加强与“12319”城管热线、“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平台的沟通,对群众反映的供热问题及时受理、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