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绿色低碳导刊

开滦吕家坨矿:降本有方 增效有道

本报讯(通讯员张纳军 于河明)近日,开滦吕家坨矿业公司掘准区员工集思广益,在迎头最末一节压风管处加装手动反冲洗装置,有效避免锚杆机轴承停转或磨损加剧现象,确保了生产顺畅。

时下,在吕矿公司,全员参与“增节降”活动正如火如荼。他们立足岗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既抱“西瓜”,又捡“芝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环节,让增收、节支、降本存在于每台设备、每个过程、每项操作之中。

修旧利废一直都是吕矿公司员工坚持自我降耗的法宝。走进通风区小厂,两名员工正将从井下回收上来的旧管路截成小段做管路卡子。“这个用来修补原来的压风管路正合适。”通风区机电负责人张建军介绍。

有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9月下旬,负800中央副山由于负荷大,使用多年的压风管路老化严重,已到报废期,可这里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注浆,防止采空区自燃。以往都是单独做一套管路,张建军算了一笔账,一根管路300多元,这个区域共需要200多根,置新可不是一笔小费用,如果将老化的压风管改造成注浆管,费用可省去一半多。

“压风管路还使用时,我们用听的方式排查漏风点。”张建军介绍,“小的直接堵上,大的则做好标记,量好尺寸,利用修旧利废制作的管路卡子进行封堵。”

吕矿公司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引导员工在材料和工具使用方面深挖创新潜力,紧盯“细枝末节”,做好降本大文章。目前吕矿公司通过修旧利废,大大节约了成本费用。

在老员工陆续退休,人员紧缺,可工作任务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大批量支架的维修任务,是机采科面临的一件大事。

打得一手降本增效好算盘的机采科支架车间班长魏斌坦言,常规方式的降本增效在机采科基本没有空间了。这次,他从维修流程上动起了心思,改单元生产为流水线作业,使原本40多人三四个月时间完成的液压支架维修任务,如今仅用20人,4个月也能干出漂亮活儿。

除了做好减人提效工作外,从安全入手确保生产也是吕矿公司全方位打好“增效、节支、降本”主动仗的重要一环。准备一区十点班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无小事”思想,小到润滑油的配比、两巷单体柱的捆绑,大到每个工作面的安装回撤质量,都以“毫米关”去衡量,确保工程质量长期动态达标。“一路畅通,不会因落辙而耽误时间了。”说起高标准的好处,绞车司机刘宗伟体会最深的就是运输效率较之前提高了一倍,一个班能往返运料20趟。

2021-10-2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5630.html 1 开滦吕家坨矿:降本有方 增效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