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世豪 冯硕 马宁 宋宇星 郭晶旋
〉〉编者按
激情冰雪,圆梦冬奥。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国家大事。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比赛地,河北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筹办北京冬奥会作为举全省之力办好的“三件大事”之一,落实“四个办奥”理念,向着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之际,长城新媒体推出系列融媒报道,全面反映筹办冬奥以来,河北在场馆建设、赛会保障、冰雪运动以及地区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深秋时节,雪后的崇礼区冬奥核心区到处银装素裹。阳光下,古杨树场馆群愈发美丽动人。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横卧在山间,傲视群峰。通过空中廊道“冰玉环”,“雪如意”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连在一起。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它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这里共设置8个比赛项目,将产生8枚金牌。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助滑道,由世界上仅有的两家可以生产助滑道的厂家提供,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助滑道。同时,还配备有测速、测风、技术监测设施,运动员在这个场地上滑行,运动的各种数据都可以实时反馈给他的教练。”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建设二处副处长、古杨树场馆群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王敬先介绍。
设计师和工程建设者们还将这里打造成一座节能、环保的体育场。融雪水、自然降水能够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可作为造雪用水,既保证了冬奥会举办期间的用水,也让整个区域的水实现了“微循环”。
走进“雪如意”的顶峰俱乐部,壮美的“三场一村”尽收眼底。
经过近四年紧张施工,古杨树场馆群所有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完工,进入内部装修及运行测试阶段,有的场馆已经投入赛前训练和使用。
不远处的冬奥村,一栋栋黄色墙体、灰色斜坡屋顶的建筑错落有序。这里有27栋住宿公寓楼,届时将接待参加冬奥会的1188名运动员。冬奥村已于10月20日交付场馆运行团队。
在太子城冰雪小镇,张家口颁奖广场周边大小不一的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室外广场地面铺装已完成,临建设施正在有序推进。
……
目前,张家口赛区76个冬奥项目全部提前完工,4个竞赛场馆通过国际体育组织认证,并在今年2月举办的“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中接受了检验。而竞赛场馆所需临建、临电及各类管网配套都已基本完工,正在按照北京冬奥组委要求进行设施设备优化完善。
进入10月,冬奥会筹办进入了赛时运行阶段,张家口赛区将在11-12月举办4项测试赛。这些国际测试赛将在冬奥会举办前全面检验筹办工作和赛时运行各项准备工作。
来到云顶滑雪公园,赛道上造雪机轰鸣,正在进行造雪作业,为即将到来的各项赛事做准备。作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之一,这里将在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单板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等项目上产生20枚金牌。
由于张家口赛区雪上项目测试赛均在户外举行,做好保障工作至关重要。在气象方面,张家口赛区成立赛区气象中心,启用各类自动气象站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专门组建了气象服务保障团队;在通讯方面,持续优化“1+4+1+N”通信保障指挥体系,通过持续的“测网、补网、优网、保网”活动,主动查短板、补弱项、堵漏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赛事赛历方面,张家口赛区的四项测试赛的赛事赛历已确定,具体竞赛日程正在进一步细化。体育器材方面,两个竞赛场馆群的大型体育器材都已到场,并已完成夏季保养检修工作;一般体育器材11月全部到位,均能够满足测试赛的需要。”北京冬奥组委张家口运行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