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魏伟 王蒙)近日,我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统筹协调机制办公室面向社会公示我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第三批创新应用,共3个项目,分别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唐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博信征信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渔业企业融资服务”;紫金诚征信有限公司、承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分行联合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空壳企业识别产品”。上述项目探索将卫星遥感、大数据、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创新技术应用于农户农企贷款、渔业企业融资和空壳企业识别等金融应用场景,旨在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深挖金融应用潜能、推动全省金融服务转型升级。
据悉,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充分依托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框架,稳步提升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效能,通过面向全省征集金融科技应用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申请创新应用测试、守正创新,有力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惠民利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金融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应用和先行先试营造出安全、普惠、开放的环境。
本次公示的“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渔业企业融资服务”项目,就是将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应用于农户及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等乡村振兴金融场景,促进普惠金融在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项目,旨在探索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涉农融资服务系统,通过卫星动态观测获取农田的遥感影像等信息,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卫星遥感影像特征,分析识别农作物长势等信息,构建农作物价值评估模型,辅助银行动态评估农作物价值。同时,借助涉农融资服务系统构建的融资风险评估模型,为银行精准有效的融资服务提供支撑,提升银行的风控能力,纾解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难题。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渔业企业融资服务”项目则是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对行内外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处理,构建渔业融资风控模型,辅助唐山银行识别渔业企业贷款信用风险,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加精准的贷款融资服务,解决资金需求频度高、时间紧、周期长等难点痛点问题,助力唐山渔港经济区渔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动中,空壳公司的存在往往与洗钱、避税、涉黑、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高度相关。此次公示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空壳企业识别产品”项目,旨在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从企业经营活动、资产情况、工作人员等维度挖掘空壳企业特征,构建空壳企业识别模型,强化银行对企业客户的身份分析识别能力,防范空壳企业骗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