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经济

习近平主席贺信在河北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弘扬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织就文明交流互鉴纽带

本报讯 丝路织纽带,长城架金桥。9月15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在廊坊市和秦皇岛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 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有利于弘扬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为各国民间文化艺术提供舞台,为各国人民交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习近平主席贺信在河北省各界尤其是文化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精彩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传播、传承“一带一路”与万里长城共同承载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精神财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8年来,在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成果,促进了共建国家人民福祉,也促进了共建国家文明交流对话。” 习近平主席贺信中的重要内容,令河北文化艺术界人士深有感触。

“这是一封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贺信,字里行间充满了习近平主席对办好艺术节的谆谆嘱托、殷殷厚望,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激励着我们将艺术节打造成一个开放合作、互鉴共融的国际性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为传播弘扬丝路精神、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河北贡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全力以赴办好这次盛会,积极利用这一交流合作平台,为国内外不同民间艺术交流架设沟通的桥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出河北贡献。

杂技、剪纸、武术、皮影、年画……近年来,河北积极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文旅融合、文化产业发展、非遗传承保护等领域的合作,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们纷纷走出国门传授技艺。

作为保存了长城最精华部分的河北,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美誉,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启动长城保护修复的省份。2017年初,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首次进入国人视野,之后不断出台方案措施,并纳入“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之中。

“保护好、挖掘好、弘扬好长城文化,对河北乃至全国意义重大。” 省作协副主席,承德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勇表示,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承载着中华民族坚韧自强的民族精神价值,具有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借力此次文化艺术节,承德境内的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的水下长城大有文章可做。”

“今后,我们将抓好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的贯彻落实,在交流中发展,在互鉴中提高,加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坚持以文化为魂、生态为本、旅游为体,借助丰富的非遗资源把文化融入文旅项目中,让更多廊坊非遗在国内外展会中亮相,以展会平台为纽带、以文化交流做互动,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任利红表示。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有利于弘扬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这对于长城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艺术节秦皇岛分会场,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告诉记者,河北是农耕文明、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汇之地。而长城,则于开合隆起之中,见证着千百年来的中华命运,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

长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近年来,河北根据长城分布特征,沿燕山、太行山脉串连起“两带、四段、多点”的空间布局和展示体系。在体现“万里长城”辨识度的基础上,突出以“众志成城·雄关天下”山海关、“坚韧自强·金山独秀”金山岭、“和平开放·大好河山”大境门、“自信自强·冬奥胜景”崇礼等重点段为引领,精心构筑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长城文化地标。

(记者 赵晓慧 刘晓晓 王守一 杨金文 王震军 祝雪娟)

2021-09-16 习近平主席贺信在河北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3597.html 1 弘扬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织就文明交流互鉴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