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复评结果正式对外公布。“蚁王”——智能全流程地质灾害救援车等4件河北作品成功晋级终评。复评评审专家团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丹麦、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24位专家组成
本报讯(记者孙文宾)近日,第二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以下简称“金芦苇奖”)复评结果正式对外公布,43件作品晋级终评,121件作品荣获提名奖。其中,“蚁王”——智能全流程地质灾害救援车、基于未来城市——智能化货运高铁、新型无接触网供电城轨列车、佩乐燃气恒温淋浴器等4件河北作品成功晋级终评。
今年7月,经过24位初评专家评审,500余件设计作品成功入围,晋级复评,包括根据运输车场景结合L4级无人驾驶技术,更新了无人车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并实现实际商业运营的新石器无人车X3;在国内首次搭载感应式无线供电系统,创新轨道交通供电制式的新型无接触网供电城轨列车;聚焦水下生态系统危机,旨在通过人为制造媒介,完成珊瑚礁移植,从而拯救珊瑚礁的KORAL;聚焦现代社会人们亚健康问题,可以随身携带的智能理疗罐;以情景共情重建家居交互新角色,引领家居设计新潮流的抱抱椅等。
本次复评采用“线上+线下”的评审方式进行。复评评审专家团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丹麦、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24位专家组成。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学院教授、设计组织领军人物、设计公司创始人、制造企业科研负责人等。
“为方便国内外专家评审,我们在线下将参加评审的作品全部按类别进行布展。同时,我们组织翻译老师、志愿者协助评审专家评审。”据金芦苇奖组委会相关人员介绍,评审过程中,志愿者在公证员全程见证监督下,与评审专家进行连线,并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遇到需要演示的参赛作品,现场工作人员还会充当体验者,协助志愿者演示作品。同时,为最大限度保证评审结果的质量,复评专家团集体对晋级名单与提名奖名单进行了复核,对有争议的作品再次进行讨论,从而形成了晋级终评与获得提名 奖的最终作品名单。
“面向未来,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贡献东方智慧,传播设计价值和精神”是金芦苇奖设立的宗旨。对此,金芦苇奖设置了包括实用性、创新性、人本性、美学性、可持续性在内的评审标准体系。
评审过程中,复评专家团严格遵循评审标准要求,聚焦与人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维度,在评审作品本身质量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涵进行着重审视。最终,聚焦盲人与聋哑人等特殊人群生活需求的盲人药水瓶和聋哑人交流辅助设备;针对办公人群特别设计的无线单手键盘、智能录音笔;根植于东方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华夏文化的榫卯铅笔、梅兰竹菊;基于无人技术发展大胆畅想的无人驾驶地铁、无人快递运输车等作品成功晋级。华为娱乐化智能健身、讯飞声纹监测系统、世喜自动推进咬咬乐等作品获提名奖。
金芦苇工业设计奖组委会秘书长、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长封昌红表示,更多的大件作品与实物作品出现在第二届金芦苇奖复评现场,同时,金芦苇奖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等国际相关学院、机构的关注和支持。这代表了参赛者对奖项的认可,也意味着金芦苇奖迈向了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