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世豪 冯硕 贾宏博 吴苗苗
“追光塔,是运用均匀受光原理,让水培蔬菜高效生产。这是我们的科技之星。”近日,在正定县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智慧农场里,村民唐小英正头头是道地给游客讲解这套科技装备。就像这个追光塔,几十年来,塔元庄人一直铆足劲追求着好日子。
村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塔元庄村紧邻石家庄市区,上世纪80年代,正定县委县政府开创性地提出了“半城郊型”的经济发展思路。从那时起,塔元庄村率先大胆改变只靠粮食生产的单一发展模式,发展驶入快车道。2020年村集体年收入已超过2800万元,农民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地能拿到2000元租金。
“小康不是终点,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要让塔元庄发展再上新台阶,让百姓的生活品质更高更优,我们开始目光向外,寻找新出路。”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计平说,站在新的起点,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塔元庄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2019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福集团与有着良好农业资源、产业、村容、村风的塔元庄相遇了。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开工建设到一期建设竣工仅用半年时间。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模式,最核心的是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生态循环为基础、合作联盟为支撑、乡村文旅为纽带、田园康养为抓手、同福产业为中心“六位一体”发展理念,并且这套理念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村企合作,既拉动了当地经济,也为村民带来了实惠。同时利用当地有利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打造了特色美食街、商业街、有机蔬菜大棚、休闲木屋等,形成了吃、住、玩一体化的旅游新业态。同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武峰表示,“参与乡村振兴,是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获利的共赢新形式。”
日前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20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名单中,河北省有两个项目成功入选,其中就包括《村企联合,共创塔元庄乡村振兴示范园》。
“智慧农业”激活现代农业新动能
唐小英在同福智慧农场的工作是把只有几毫米长的生菜种子用牙签粘住,一个个放进培养器皿中。“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得靠自己的双手。”63岁的唐小英1980年从外村嫁到塔元庄,亲身经历了塔元庄的变迁。如今,她接触的更是种植前沿技术。
不需要阳光,不需要土壤,在一排排LED灯板的照射下,植物生长架上的绿叶蔬菜,长得非常茂盛;
采用与水产养殖、水耕栽培完全不同的技术,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
植物生长受季节、气候和环境影响小,能进行不间断的高品质高效化生产;
……
同福智慧农场不光有现代农业区,还有南果北种区、原粮区、研学区和生产区,是一座集科技、绿色、节能于一体的智能生态能源屋。
“村里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起来后,还要打造品牌、走向市场,我们将从各个方面深挖潜力,力争早日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尹计平说。
铆足干劲,共同富裕
一个负债数十万元的穷村如何在短短二十年间实现村集体经济达到2000多万元?村民如何实现从“盼着一年吃细粮,盖上新房娶新娘”到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的飞跃?
“所有成就的取得,在于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全体村民铆足干劲儿,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率先步入小康。”尹计平说。
让尹计平感到自豪的是全体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塔元庄村每月免费给村民发放米、面、油、菜等日用品,而住宅楼的物业费、生活用水费、电梯费、取暖费等也全部由集体承担,上岁数的村民每月还能收到养老金,考入全国名校的学生的学费无需由个人承担……每年仅村民福利支出一项就超过400万元。
不过,塔元庄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尹计平和村民们提出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即村集体收入翻一番,达到60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6万元左右。
塔元庄制定这样的目标是有底气的。“农业是未来增长的‘潜力股’,前几年我们投资设园区、建大棚,现在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进入招商引资的阶段。蔬菜大棚交由专业的公司运营,刚刚签下协议,今年将向村集体交300万元利润,以后还会陆续增加。”尹计平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