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保定

保定法院:线上线下全覆盖 便民服务“不打烊”

本报讯(记者李慧英)率先在全省创新启动“12368有事您说话”诉讼热线院长接待日活动、推出“立案便民举措十五条”、诉讼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法院”……今年以来,保定市两级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多项便民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堵点痛点问题,坚持立足审判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在全省创新启动“12368有事您说话”诉讼热线院长接待日活动。截至7月底,院长接待日接听电话307起,全市基层法院接听电话873起。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该市法院先后组织“百名律师进法院”和媒体座谈会活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400余条,并确保条条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12368有事您说话”诉讼热线院长接待日活动,由市两级法院院领导统一在每周三通过热线接听群众来电,以此方式最大限度吸附解决群众信访诉求,让接访实现线下到线上的延伸,做到与信访群众“不能面对面、依然心贴心”。公布“立案监督二维码”,群众可扫码填写投诉举报信息,由专人负责,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同时,诉讼服务大厅增设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在“两微一端”开设“榜样引领前行,我的法院故事”“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有序引导群众关注法院动态,为优化司法服务建言献策。

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保定中院推出“立案便民举措十五条”,主要包括立案渠道多样化、立案监督透明化、诉服大厅人性化、一号通办便捷化、卷宗流转电子化等15项工作内容。经过诉讼服务提档升级,保定中院收案10568件,同比增长35.89%;基层法院收案91956件,同比增长49.79%。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诉讼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法院”,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的除庭审之外的自助诉讼服务。与此同时,推出的12368电话立案、一号通办、卷宗流转电子化、电子送达平台向诉讼参与人送达法律文书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均属全省首创。截至目前,升级后的12368诉讼服务热线总接听量已达到55515次。

此外,“保定市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主城区)”也为道交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自3月31日成立以来,共受理涉及交通事故类纠纷456件,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针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身体残疾等出行不便无法到法院办理立案业务和无法进行网上立案操作的群众,当地法院立案庭或诉讼服务中心特别开展“上门服务”,目前,共上门立案46起。

同时,全市法院拓展法律服务,将法治宣传、信访化解等活动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莲池区法院推出诉讼服务车,每个月15日、30日启动流动办公车,到距离法院和各派出法庭较远的乡村、街道、社区等,为群众送法上门。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内有企业390余家,且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主,高新区法院针对科技园区特点,在园内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站,配备专业队伍,按照立足园区、方式灵活、有呼必应的原则,推出“五项便民承诺”,实现企业不出园区,全业务线上线下办理。

2021-08-1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1391.html 1 保定法院:线上线下全覆盖 便民服务“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