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宁 通讯员尤冰 陈文婧)近日,由省地矿局水勘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雄安新区地下水人工补给与调蓄》和《雄安新区地下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与防控》的子课题《地下水人工补给的适宜性评价》《雄安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规律》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适宜性评价》课题,就雄安新区所在大清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论证,建立了适合该流域地下水人工补给条件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流域平原区内的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区,并评价各适宜区内地下水人工补给的调蓄库容,为《雄安新区地下水人工补给与调蓄》课题提供了研究基础。
《雄安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规律》采用流域控制、重点地区解剖和场地精研的原则,查明了雄安新区表生环境、包气带岩性结构和含水层属性结构,分析评价了雄安新区及其所在大清河流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时空演变趋势、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规律、解析了地下水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很好地完成了课题《雄安新区地下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与防控》的任务。提出了新区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分类分级管控技术与保护方案,为雄安新区建设、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支撑,显著提高了新区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的能力,对保障新区地下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