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晓慧 王守一)7月30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上半年河北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数据表现亮眼、令人振奋,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效益质量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持续深入、新动能加快壮大,主要指标实现“双过半”,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规上工业同比增加8.7%,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在当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莉笑介绍,“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工信系统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努力克服年初局地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全省经济稳中有进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4.7%;上半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9%,比去年同期(32.8%)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八大主要行业全部正增长,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引擎
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业提质、未来产业培育“三大工程”,深化“万企转型”,培育区域品牌,启动“5G+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落实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急、康复辅助器具等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1-6月份,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八大主要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增速达到8.5%。其中装备制造业在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拉动下,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对全省增长贡献率为37.4%,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引擎,贡献率超过钢铁行业17.8个百分点。
工业利润增速快于全国,十个行业利润实现翻番
记者在现场获悉,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质量明显提升,实现利润1488.9亿元,同比增长8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9%)13.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比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39个行业全部盈利,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5.8倍)等10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倍;医药制造业利润率达到17.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居各行业首位;钢铁、石化两个行业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86.3%。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实现营业收入12695亿元
以省级107个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工程,实行包联“六步”工作法,上半年共为集群协调解决问题649个。
强化项目建设,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创链”,实施产业链项目513个。擦亮特色名片,开展18期“冀有特色”推介活动,组织10个集群260家企业开展品牌培育。
民营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占GDP比重达61.2%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持续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出台系列措施,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全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7个百分点;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468.5亿元,同比增长11.8%,快于GDP增速(9.9%)1.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61.2%。
“综合来看,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工业生产秩序基本稳定,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郝莉笑表示,下半年,全省工信系统将深入推进“三重四创五优化”和“三基”建设年活动,守好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努力实现三季度指标完成情况好于二季度,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