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娇莹 白亚军
7月30日上午,在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北京市重大办、张家口市政府举办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就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行发布。
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基本完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和非竞赛场馆24个。目前,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基本完工,年底前将完成所有临时设施的交付。
其中,北京及延庆赛区冬奥会工程的8项竞赛场馆,已全部完成制冰制雪,经过了赛事活动全方位的测试检验。9项非竞赛场馆,目前已完工8项,剩余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目前已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建设改造阶段,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
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4个竞赛场馆,已在今年2月举办的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中接受了检验。5个非竞赛场馆中,张家口冬奥村于今年6月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目前正在按照北京冬奥组委要求进行设施设备优化完善;山地新闻中心、山地转播中心、颁奖广场、制服和注册分中心4个场馆为现有永久设施改造或临时设施搭建,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建设。
建设全程秉承绿色发展理念
北京冬奥会通过建设世界首条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创新性地将张北地区丰富的绿色清洁电能引入北京,不仅使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个100%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冬奥会,同时实现了“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建设高星级绿色的冬奥场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工作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现有室内场馆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完工
北京冬奥组委以“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为目标,坚持场馆无障碍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立了完善的无障碍工作机制,在场馆无障碍建设等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
目前,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已与场馆主体工程同步完工,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改建、新建无障碍电梯227部、无障碍卫生间496个,厕位158个、无障碍客房863间、无障碍更衣室45间,轮椅坡道152处,无障碍座席数量和比例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赛后利用计划贯穿建设始终
北京赛区所有的比赛场馆,在满足冬奥会以及其他赛事需求的同时,都有一个赛后服务冰雪运动、服务群众健身的规划,积极实现精彩奥运与赛后场馆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双目标。赛后,北京冬奥会的场馆都将对公众开放,将极大地改善公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条件,为3亿人上冰雪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撑。
张家口赛区方面,赛后将积极利用现有场馆申办重大体育赛事,以两个场馆群为核心,联合崇礼区其他雪场继续举办群众性冰雪活动。同时推进场馆市场化运营,比如云顶滑雪公园在赛后将打造山地型旅游度假区和国际著名的高标准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