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中国股市热点观察

□新华社记者 刘慧

近期,中国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市场存在一定的担忧情绪。

深入分析当前市场关心的几方面问题,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依然坚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

投资股市,大家都很关心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

近期,中国经济交出了稳健的“半年报”成绩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国18.07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创下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出口9.85万亿元,进口8.22万亿元,贸易顺差1.63万亿元。

可以看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印证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

今年是“十四五”新开局,疫情防控压力不减,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面临诸多挑战,各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减税降费、培育新动能、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政策举措成效明显。

中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趋势给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保障和底气。

行业监管政策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

对于近日出台的平台经济、教育培训等行业的监管政策,市场上有些疑虑。这种情绪在股票市场有所反应。

去年以来,加强规范和监管成为平台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升级、一个个反垄断案例的处罚,都向市场传递着清晰的信号:不适应的监管体制正在加速完善,平台经济的发展要走向良性有序的轨道。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相关监管政策。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针对平台经济还是校外培训机构,这些监管政策,都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和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非是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没有改变

由于近期的一些监管政策涉及境外上市企业,市场上有一种担心,担心未来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政策是否存在变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否放缓。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期强调,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内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论在哪个市场上市,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都要树立公众公司的意识,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

可以肯定的是,证监会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选择,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

应该看到,尊重契约精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两个毫不动摇”不会改变,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

发行上市条件更加精简优化、信息披露制度更加严格、发行承销机制更加市场化、中介机构责任更加强化……随着注册制等重大改革陆续落地,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正在重塑着市场生态。

在注册制制度框架下,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全面展开。科创板形成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去年,相关经验成功复制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接下来,注册制将稳步推进到全市场,将进一步激发出市场活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改革促进发展,改革激发活力。中国资本市场正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壮大的,这一步伐不会停止。

(据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2021-07-2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0666.html 1 中国股市热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