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希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企业运行“半年报”16日出炉。疫情背景下,各央企加快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上半年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
发展按下“快进键”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营业绩全面“亮”起来——
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利润总额1.31万亿元、净利润1.02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8.7%、17.9%、20.6%。其中,上半年央企净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中央企业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中提质,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1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他认为,这份亮眼的“半年报”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得力、经济率先复苏,也是国资央企周密谋划、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的结果。
中央企业要力争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健可控。
在这一目标引领下,各央企一方面稳经营、拓市场,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夯实资产质量。最新数据显示,央企不仅经济效益改善,高质量发展特征也更为明显。
改革跑出“加速度”
据彭华岗介绍,今年以来,央企改革坚定驶向“深水区”、跑出“加速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突破。
——不少体制机制难题得到破解。
目前,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改革进入收尾阶段,成功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脱掉棉袄去游泳”,轻装上阵参与竞争。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加丰富。
各央企抓住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这一“牛鼻子”,三项制度、激励机制、授权放权等方面的改革提速加力,企业活力效率明显提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明显增强。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市场化原则,依法合规、积极稳妥指导央企做好重组工作。”彭华岗表示,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央企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同时,将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据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