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恰似破土而出的幼苗,又如振翅欲飞的雏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从“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殷殷寄语,到外出考察时的点滴关怀,再到尺素传情的深切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关心,对少年儿童工作给予全方位指导。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新时代少年儿童正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曾经破旧低矮的土坯教室成了多媒体课堂,“巴掌大”的土操场也变身标准化的足球场,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富民完全小学的学生们见证着学校的大变化。
2019年8月21日,在甘肃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循着琴声,走进音乐教室。
参加暑期兴趣班的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弹唱《小燕子》,看到习爷爷来了,欢呼着围拢过来。
“上学远不远?”“午饭在哪吃?”“都开了什么课程?”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得知学校能为全村适龄儿童提供小学义务教育,满足孩子就近上学,每天早上有营养早餐,留守儿童还可以参加暑期兴趣班,总书记频频点头,嘱咐学校负责同志既要让孩子们学习好,也要让孩子们吃好、锻炼好,“个子长得高高的,身体长得壮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努力学习是少年儿童的首要任务,掌握本领是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总书记心中最温柔的牵挂。
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孩子们的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将来找工作会方便些,更重要的是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多作贡献。”
在北京市少年宫,习近平总书记观看孩子们劳动,并同他们交流:“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下转第四版)